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东西方文明,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犹如丝绸之路文明传承的一座丰碑。多年来,在这里发掘了大大小小近四千多处的遗迹,并且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羊毛文物。新疆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造成羊毛文物易受到温差、地下水循环蒸发、结晶盐及矿物粘土的结晶沉积等影响变得糟朽不堪,为后续展出及保存引申出羊毛文物劣化机理及加固研究的重要命题。本文对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羊毛文物进行表征,分析造成羊毛劣化的可能原因,确定采用水热老化及NaCl和CaCl2与水热复合老化方式模拟文物样,研究羊毛织物老化过程中的劣化机理。选取水热老化的脆弱羊毛织物进行氨基酸/戊二醛加固研究,通过对比角蛋白/戊二醛及角蛋白/EGDE加固进行加固机理的初探,得出以下结论:文物样纤维表面粘附大量结晶盐(NaCl、CaCl2)及粘土,纤维纵向断裂严重,横截面出现大量微孔穴,鳞片层、皮质层,二硫键等破坏严重,热性能明显下降,造成羊毛文物糟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对NaCl及CaCl2与水热复合老化和水热老化羊毛织物形貌观察,盐与水热复合老化羊毛纤维与文物样形貌较为接近,尤其是CaCl2与水热复合老化。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及氨基酸分析得不同老化的羊毛织物胱氨酸含量,热稳定性及结晶度下降严重,造成羊毛物理、化学性能下降,综合分析得盐+水热复合老化对羊毛破坏更接近文物样,说明盐在新疆小河墓地羊毛文物老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戊二醛正交实验获最佳加固工艺为戊二醛浓度1%,浸渍时间1h,反应温度30℃,脆弱羊毛织物断裂应力、应变分别提高2.62倍和3.44倍。有机溶剂不适宜作为加固助剂溶剂,不同pH戊二醛水溶液对脆弱羊毛织物加固效果影响非显著。各组氨基酸/戊二醛加固最优工艺为:丙氨酸/戊二醛加固:丙氨酸浓度2%,浸渍时间90min,戊二醛浓度1%,浸渍时间60min;组氨酸/戊二醛加固:组氨酸浓度1%,浸渍时间30min,戊二醛浓度1%,浸渍时间30min;甘氨酸/戊二醛加固:甘氨酸浓度1%,浸渍时间30min,戊二醛浓度1%,浸渍时间30min;半胱氨酸/戊二醛加固:半胱氨酸浓度0.50%,浸渍时间60min,戊二醛浓度1%,浸渍时间60min,对应的断裂应力分别提高3.50倍、2.11倍、2.61倍及3.20倍,断裂应变则提高14.65倍、14.57倍、10.65倍和21.22倍。通过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表明氨基酸/戊二醛加固后脆弱羊毛织物热性能提高,结晶度稍下降,说明交联反应的发生。对比角蛋白/戊二醛及角蛋白/EGDE加固,进行加固机理初探。形貌、接触角结果表明两种加固技术纤维表面有不同程度的成膜、粘结,断裂应力、应变分别提高3.44,6.63倍及1.75,4.63倍。红外、X射线衍射、核磁结果表明戊二醛及EGDE确实参与了交联反应,热重结果表明加固后热性能有较大提高,综合得角蛋白/戊二醛加固效果更好。可能的角蛋白加固机理有以下四方面:(1)交联剂直接参与距离较近分子链的连接;(2)交联剂通过角蛋白参与距离较远分子链的连接;(3)交联剂与角蛋白交联包覆在断裂纤维表面形成物理加固;(4)角蛋白渗入纤维内部产生氢键结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