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蔓委陵菜和鹅绒委陵菜是松嫩草地常见的匍匐茎型无性系植物。这两种委陵菜的种群特征、构件特征以及群落环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就两种委陵菜种群的母株、分株数量、匍匐茎长度以及间隔子长度及其布局及其与群落数量特征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两种委陵菜种群的表型适应与生态适应策略提供基础性研究数据。
蔓萎陵菜种群样地设在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生态实验站北甸子羊草草甸群落内;鹅绒委陵菜种群样地设在吉林省腰井子草原自然保护区内。于2006年7月中旬在样地内随机设置50em×50cm样方,30个重复,调查两种委陵菜种群特征及其所分布的群落的特征。采用f-检验方法对两种委陵菜种群的母株数、分株数、匍匐茎长度、间隔子长度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多重比较方法(Duncan)比较了各序号间隔子长度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判别了两个种群特征与群落数量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及主要结论如下:
1.在同一观测时期内,单位面积内蔓委陵菜无性系种群的母株数量、分株数量、匍匐茎总长度、匍匐茎条数以及分枝强度均高于鹅绒委陵菜种群;而鹅绒委陵菜的间隔子平均长度、匍匐茎平均长度均大于蔓委陵菜。
在同一观测时期内,单位面积内蔓委陵菜无性系种群的母株数量、分株数量、匍匐茎总长度均高于鹅绒委陵菜种群,总生物量低于鹅绒委陵菜。两种委陵菜母株数(t=5.36,df=29)、总生物量差异极显著(t=-3.24,df=29);单位面积匍匐茎总长度差异显著(t=2.11,df=29);单位面积分株数差异不显著。
鹅绒委陵菜的间隔子长度及每条匍匐茎平均长度均大于蔓委陵菜,其中间隔子长度差异极显著(t=-7.78,df=29),匍匐茎长度差异显著(t=-2.50,df=29)。
综合分析认为,鹅绒委陵菜种群属于“典型的”游击型无性系构型,而蔓委陵菜则表现为“相对密集型”的无性系构型特征。
2.同一条匍匐茎上蔓委陵菜间隔子长度变化较大,而鹅绒委陵菜各级间隔子长度比较均匀。两种委陵菜的间隔子长度布局的共同特征是距离母株最近的1~3节间隔子长度最小,而处于匍匐茎中间位置的间隔子长度较大。蔓委陵菜匍匐茎间隔子长度布局属于“短—长—短”型,而鹅绒委陵菜匍匐茎间隔子长度布局为“短—长”型。
3.群落数量特征对于蔓委陵菜种群和鹅绒委陵菜种群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高盖度的群落环境对于蔓委陵菜种群的母株的无性繁殖以及匍匐茎生长有利;高密度的群落环境对鹅绒委陵菜匍匐茎形成与空间延伸生长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度的群落遮荫对于两种委陵菜种群的分株形成都可能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