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镇是区域社会的工商业中心。在近代中国,市镇经济的发展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本文以昌九沿线市镇经济为研究主体,综合运用历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将市镇经济的发展和转型置于通商口岸开放、新式交通引进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多方位考察。本文梳理了近代以前昌九地区传统市镇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九江开埠通商、南浔铁路通车对昌九地区市镇经济的深入影响,以及新式交通网络与多层级市场网络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最后,剖析了近代昌九沿线市镇经济的发展特征、转型趋势及其发展过程相对滞后的制约因素。笔者认为,近代昌九沿线市镇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各具特点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61年九江开埠通商至20世纪初,主要表现为外来因素的引入和渗透,开始打破较为封闭的社会状态,使内地市镇逐渐卷入全国乃至世界的市场经济体系之中;与此同时,一些传统市镇呈现衰落之势,而南昌、九江经济地位更显重要,甚而初步形成双核结构,由其作为枢纽的进出口贸易,对周边市镇经济的发展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该区域的主要市镇,由先前面向地区市场并以米谷、盐铁、土布等日常生产生活品交换为主,逐步与全国市场结合得更为紧密,甚至通过上海、广东、武汉等大型市场枢纽而被纳入国际市场,从而使商贸往来逐渐转变以外国机制工业品与本土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间双向交换为主。第二阶段:从1916年南浔铁路通车至20世纪30年代初,主要表现为铁路、公路等新式交通的引进,较大地改善了沿线市镇的运输条件,使市镇物资集散和市场交易得到扩展,人口流动和信息传输更加迅捷,从而引发市镇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的诸多变化。例如,市镇的镇区形制、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生活发生变化;商品流向逐渐内聚于铁路沿线,逐渐形成了以南浔铁路为中轴的市镇体系,昌九沿线市镇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轴;同时,市镇之间不断发生市场功能和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分化,而城乡差距则随之呈现拉大趋势。第三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至1949年,随着大规模战争的持续破坏和农村经济愈益濒临破产边缘,市镇经济的近代化进程遭遇极大困境,少数市镇甚至陷入发展停滞状态。近代昌九沿线市镇经济的变迁,是内陆地区的市镇走向近代化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是近代中国区域社会经济艰难转型的一个缩影。昌九经济的双核结构,交通改善对市镇经济的引领作用,内地市场的外向型发展等等,对于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昌九一体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