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笔者为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2017农村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前沿观点》系列讲座担任英汉交传口译的实践报告。本报告选取了笔者对《现代化地籍与土地管理制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土地管理能力建设》两场讲座进行的现场交传(英译中)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重点研究和分析学生译员在口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口译策略,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的应对方法。笔者首先对翻译任务进行详细描述,之后回顾了“译前准备阶段”所做工作并根据自身经验指出哪些做法是有效的,值得继续应用。报告以释意理论为理论框架,引入口译程序三角模型,即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译入语表达。在案例分析章节,以释意理论为基础,确定口译实践评估的三个方面,理解、表达与流畅。针对源语理解,将问题分类为信息遗漏、逻辑错误和字面翻译;针对语言表达,将问题分类为用词不当和冗余;针对不流畅,将问题分为停顿、重复和自我修正。对每类问题,选取一个译错的句子为案例,附以原文、现场翻译译文和修改后的示例译文,分析现场翻译的缺点和改善方法。最后,报告的总结部分概括了对本次口译实践的反思和启示。笔者引进释意论的主要观点来对讲座中英译汉作指引。该学派理论本就来源于口译实践,该派认为翻译即释意;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作的一种解释;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强调译者的任务是传达意义,而不是机械的语言符号转换。意义才是忠实翻译的归宿,而语言因素则处于次要位置,因为没有与译者的认知相结合之前,语言只是一种符号,不具任何交际意义。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包括三个部分,依次是理解,脱离语言形式,以及用目的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