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苗和药物一直是人类预防控制和治疗传染性疾病的两个基本手段。随着2007年底默克公司备受瞩目的艾滋病疫苗V520的宣告失败,人们又一次把目光转向了抗HIV药物。目前FDA批准上市的抗HIV药物有6类,其中第1个整合酶抑制剂于2007年10月通过FDA认证上市,为抗HIV药物的研发开创出新局面。整合酶抑制剂特异地作用于整合酶的3’加工和链转移2个步骤,体外药效学显示出很强的抗病毒活性,对临床中已产生耐药性突变的病毒株也有较高的抑制作用。新靶点的整合酶抑制剂与现有的逆转录酶、蛋白酶和膜融合抑制剂联用,可以给艾滋病患者提供更多的联合用药选择方案,从而降低耐药性及AIDS患者的相关患病率和死亡率。
DC32是一个二酮酸类的整合酶抑制剂。本文对该化合物的体外抗HIV-1活性进行了研究,检测了其对实验室适应病毒株(HIV-1mB、HIV-1RF)、耐药株(HIV-1v2802、HIV-1A17)和临床分离病毒株(HIV-1KMO18、HIV-1Tc-1、HIV-1wan)的抑制活性。该化合物对C8166细胞和PBMC的细胞毒性较小,CC50>1000μg/ml。对实验室适应病毒株HIV-1mB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抑制HIV-1mB诱导C8166细胞合胞体形成的EC50为1.65μg/ml,选择指数为>606.06。它不仅可以抑制HIV-1致细胞病变效应,也可以抑制感染细胞中的HIV-1特异性抗原p24表达,半数有效抑制浓度EC50为18.75μg/ml。DC32对耐药病毒株和临床分离株也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
小檗碱、己基小檗碱、巴马汀及己基巴马汀是4种异喹啉生物碱。小檗碱和巴马汀结构非常相似,己基小檗碱和己基巴马汀是分别在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小檗碱母体13位上引入己基的修饰碱类。本文通过检测这4种化合物对重组HIV-1 RT活性的抑制作用、对HIV-1诱导C8166细胞形成合胞体的抑制以及对各种细胞系的细胞毒性,研究小檗碱母体己基的引入对天然化合物抗HIV-1活性的影响,并比较结构相似的小檗碱和巴马汀抗HIV-1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小檗碱和巴马汀对重组HIV-1 RT有较高的抑制活性,EC50值分别为63.1μg/ml和44.52μg/ml,两者在药物浓度为200μg/ml时的抑制率高达99%以上。小檗碱细胞毒性的CC50值是12.05μg/ml,抗HIV-1活性EC50值为6.45μg/ml,治疗指数(TI,CC50/EC50值)为1.87;巴马汀细胞毒性的CC50值是97.72μg/ml,抗HIV-1活性的EC50是21.38μg/ml,TI为4.57。结果提示,虽然小檗碱和巴马汀体外抗HIV-1活性不高,但抑制HIV-1 RT活性应是其中的一个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DC32作为新型的整合酶抑制剂,有效的抗病毒活性使其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抗病毒先导化合物。而小檗碱母体13位上引入己基的修饰对碱类抗病毒活性的影响也对此类化合物的抗病毒机制有一定的提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