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中国国奥队肩负着进入16强的艰巨任务。一直以来,中国青少年足球在国际大赛中的成绩一直都很令人瞩目,但是步入成年后,成绩没有出现进一步的提高,甚至开始走下坡路。一些足球专业人士认为,其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球员技术基础薄弱;二是从青少年过渡到成年这个重要时期,缺少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技术与战术是体现一个足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强弱的主要因素。青少年足球从其训练过程来看,从启蒙到基础阶段,我国的训练思路和方法都比较明确,效果也很好,但是到了提高阶段,在青少年球员的技战术运用能力方面,教练员的训练方法显得缺乏针对性,甚至有的步入了误区。某些教练员把技术、战术分开训练,忽视了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道理,没有把技、战术融入一起,在实战中体现,致使运动员即使有过硬基本技术也无法在实战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最终导致青少年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能力的低下。本文是在借鉴法国青少年训练思路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青少年技战术运用的现状,而创建的“目标选择训练法”理论体系,并对武汉体院科技学院2004级足球专修班20人进行实验研究,从实践角度验证该方法的实效性,丰富和发展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论。研究结果:1.目标训练法的定义:目标选择训练法是指在足球训练中,为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能力,根据足球比赛规律和训练课的具体主题,在设计训练方法或手段时,设置、两至三个现实目标,训练球员在激烈对抗的环境中能够根据当时场上的实际情况,快速、合理选择实现目标的一种训练方法。2.目标训练法与各种训练方法的关系:分解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完整训练法等各种训练方法是目标选择训练法的基础,脱离这些训练方法,目标选择训练法是不可能顺利实施的。但是,目标选择训练法又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它能训练运动员的快速思维和判断能力,并以技术或战术的完成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连接性训练,即心理与技术或战术的连接,类似于技术动作连接的一种训练方法。3.目标选择训练法的作用:效率高、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目的明确,针对性强。4.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目标选择训练法比传统训练法更能有效的提高足球运动员的传、接球能力和转移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