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电视剧幕后花絮的发展方兴未艾,呈现出了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拍摄幕后花絮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和保存影视剧制作过程的资料。但随着消费文化的渗透,幕后花絮开始呈现出作为商品和广告的双重属性。作为商品,它在内容选择和呈现上遵循是“可消费性”的原则。尽管它依然是对制作过程的记录,但明显的渲染痕迹已使它背离了客观性的原则。它是根据消费的逻辑提供给受众的快感大餐。作为广告,幕后花絮与当代的其他广告虽然从内容上来看有很大的不同,但其目的却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都是在劝导受众接受广告中的产品,并试图规训受众对产品的感知和态度。幕后花絮赖以实现其目的的手段也带有明显的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特征。幕后花絮通过视觉画面将拍摄过程、明星、情感等元素符号化,以感性的手法赋予了这些元素新的能指,不仅将消费文化倡导的“大制作的就是好的”的理念合法化,也由此创造了一种神话。在这个过程中,幕后花絮为抽取自己所需的神话素材而打乱了电视剧的叙事结构,从而在消解了电视剧以叙事为中心的逻辑。它通过将能够快速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奇观元素转化为神话素材的方式倡导快感消费,并且通过一种奇观蒙太奇的手法裁切了电视剧的制作过程,试图培养一种忽视叙事逻辑的奇观审美方式。幕后花絮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快感的消费和满足是消费文化重要的内驱力量,另一方面也是电视剧制播方对在新媒体环境下越来越有话语权的“文本盗猎者”的收编。消费文化对受众主体的塑造,使受众对于快感的追求成为一种难以遏制的欲望和冲动。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幕后花絮直观的图像叙事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对明星的去魅化处理和对电视剧制作过程细节的披露消除了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距离——这也是后现代审美所要求的。受众在幕后花絮打造的娱乐幻象之中可以获得一种精神放松和感官愉悦。并且幕后花絮中对人物(这里指演员、导演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而非电视剧角色)的全方位的展现,虽然是一种伪装过的后台,但也为后现代文化中人们普遍的身份焦虑提供了一种参考。从表面看来,电视剧制作后台对观众的开放是受众地位提升的表现。但实际上,经过对幕后花絮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幕后花絮是传播者通过对电视剧进行解码而试图建构的一种“霸权式”解读,它在满足受众的快感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在培养一种奇观审美方式。受众的理性思考在感官的震撼中可能会被消解,从而丧失主体性,成为传播者所需要的观众类型。因而从本质上来说,幕后花絮是消费文化中的一种景观形式,是电视剧制播方的一种视觉化的统治手段。受众在享受幕后花絮提供的快感大餐时,应保持警惕性,避免快感的过度消费;而传播者也有责任提升幕后花絮的文化价值,倡导正确的文化商品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