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的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是文化在“全球—地方”链接中展示力量的两种不同方式,诠释了当代文化全球性的多元文化间状况和结构性特征。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是当下世界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伴随着移民潮的文化迁移、离散增长的文化扩散、互联网新媒体的文化传播、频繁的商务交流和大众旅游者的流动,一方面不同文化间跨主体、跨区域的流动与互动,引起文化间的交流、互信乃至融合,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出现紧张、猜忌乃至冲突。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如何共存与协同发展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旅游是全球流动着的动态社会文化现象,旅游全球化对旅游地社会文化产生着重大影响。旅游者尤其是旅居者、国际旅游者、背包客和志愿旅游者组成当今世界文化间联系人的大多数,随着旅游者跨区域文化流动,旅游过程中文化间际遇和传送呈现如何辩证治理旅游地文化多样性和调适文化差异冲突是旅游地发展中亟待应对的现实与理论问题。文化间性是指以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平等交流为手段,以和谐共存为目的思考文化多样性的一种新范式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和智慧。文化间性理论认知文化间现象,揭示文化间关系问题实质并倡导文化间性主义的文化政治实践;文化间性辩证看待文化多样性和多样性之中固有的差异性和同一性、关联性和互动性的间性特质,为如何与差异的他者在多元文化世界中共存确立准则。从文化间性的途径检视旅游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意义、角色和影响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红河元阳哈尼梯田地区是哈尼族、彝族、汉族、傣族和壮族等多族群世居的多元文化地域,具有地域文化多样性、族群文化差异性和多元文化一体性的地域特征,是具有典型性、特殊性和代表性的多元文化旅游地。自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发展以来,红河元阳哈尼梯田地区从相对封闭的边疆地域成为走向世界前沿的旅游地,旅游主客交往日益频繁,文化间性问题日益显现,哈尼族、彝族、汉族、傣族和壮族等多族群文化面临旅游发展带来的“文化间性问题”挑战。本文从旅游地文化间性的视角出发,以旅游地居民的文化间性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旅游地文化间性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质?旅游地文化间性具有哪些维度以及维度之间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关系特征?旅游地文化间性的哪些要素受旅游影响?这些影响要素在空间上和族群间有何差异?”等四个问题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第一章具体论述了旅游地文化间性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研究的问题和内容、应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二章为文化间性理论基础,对文化间性研究、文化间旅游和旅游地文化间性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在文献分析基础上提出旅游地文化间性概念,为实证研究部分做好理论基础准备。第二部分为研究设计部分,首先进行研究设计包括案例地选取、研究对象分析、提出研究假设、问卷量表开发和数据收集等研究准备。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第四章具体分析了红河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地文化间性基本特征。第五章分析了旅游地文化间性的维度、结构关系和影响要素。第六章为旅游地文化间性的影响差异研究,分析了 5个影响要素在3类8种空间上和5个族群间的影响差异,旅游地文化间性的结构在2类空间上的影响差异。第四部分为文章总结部分,包括本文研究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本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一、旅游地文化间性具有文化间理解和互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文化间尊重和认同的一体性特征。一方面,哈尼族对彝族文化比较了解,彝族对哈尼族文化比较了解,汉族对哈尼文化、彝族文化和傣族文化比较了解,傣族对汉族文化比较了解,壮族对哈尼族、彝族、汉族和傣族文化都比较了解。哈尼族和彝族之间日常相互接触和交友最多,傣族日常接触和结交汉族朋友最多,壮族日常接触和结交彝族朋友最多,反映了族群文化间理解特征和族群文化间互动特征与族群立体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一致性,体现着族群文化间理解和互动的方向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各族群间呈现相互尊重的状态和具有共同身份、共同地位、共同生活状态和共同生活意愿的认同,族群文化间尊重和族群文化间认同特征具有多元一体性,总体上红河哈尼梯田旅游地文化间性呈现立体间性特征。二、旅游地文化间性的维度、结构与影响要素具有复杂性,本文构建的维度验证因子模型、文化间性结构模型(IC-UARI模型)和影响要素验证因子模型具有研究的适用性。旅游地文化间性的文化间理解(ICU)、文化间互动(ICA)、文化间尊重(ICR)和文化间认同(ICI)4个维度蕴含多阶要素具有同等构念的复杂性,应用12个观测变量来测量4个维度具有内容和方法的适切性和可靠性;旅游地文化间性维度间的结构具有多组影响关系反映关系的复杂性,应用文化间性结构模型(IC-UARI模型)测度维度间的结构关系具有研究的适用性;旅游地文化间性的影响涉及居民主体身份认知、文化间互动意识,本土文化自信、文化参与度差异和文化间协同认同等多要素,具有影响居民多事项的复杂性,应用21个观测变量来测量5方面影响要素具有内容和方法的适切性和可靠性。三、旅游地文化间性的影响具有空间上和族群间的差异性。一方面,红河哈尼梯田旅游地文化间性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性,包括5个影响要素在8种文化旅游空间上的差异性。总体上,旅游发展对单族群文化空间比多族群文化空间影响较大;总体上核心区影响比边缘区影响较大;核心区多族群文化空间影响最大、核心区多族群文化空间影响比核心区单族群文化空间大,核心区单族群文化空间比边缘区多族群文化空间影响大,边缘区多族群文化空间比边缘区单族群文化空间影响大。同时,旅游地文化间性的结构影响在核心区和边缘区2种旅游空间上具有差异性。另一方面,旅游地文化间性的影响具有族群间差异性,体现为5个影响要素在5个族群间的差异性,总体上对哈尼族影响最大,其次为彝族、汉族和傣族,对壮族影响最小。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和取得进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探索性提出旅游地文化间性概念,在1个核心概念、4个关键维度、5组内在结构关系和5个普遍影响要素研究基础上,建构了旅游地文化间性研究的概念、维度、结构和要素的基本框架,为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范式。其二、尝试性应用定量模型测度旅游地文化间性,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SEM结构方程模型等多元方法,完善了文化间性定量化研究的局限和不足。本文研究可以为红河元阳哈尼梯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旅游地文化多样性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