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四区稠油有杆泵抽油工艺设计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a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杆抽油系统作为主要的人工举升方式,已广泛应用于稠油油藏开发。但因稠油特殊的粘温特性规律,采用适于常规稀油的工艺设计方法易出现泵效低,开井时率低、检泵周期短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稠油粘温规律入手,优选有杆抽稠设备,进而提出有杆抽稠系统工艺设计方法,并研制了配套工艺设计软件。具体讲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自行研制了高温高压液体粘度测量仪,测量方法简单,数据可靠。测量了塔河油田的TK427、S48井在不同压力温度下的原油粘度,并对影响稠油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含水率和气油比进行了敏感性实验。应用实验数据拟合了稠油的粘度数学模型,应用于井筒的压力计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有杆抽稠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针对稠油的粘温特性规律,分析评价了用于稠油开发的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形成了一套适应稠油开采的“大机、长泵、粗管、强杆”的配套设备优选思路,为有杆抽稠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硬件条件。 (3)满足有杆抽稠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改进了有杆抽稠系统工艺设计思路,以泵效和产量作为优化目标,提出了有杆抽稠系统工艺优化设计方法,并对泵效进行了重点分析。 (4)研制了有杆抽稠系统优化设计软件,包括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系统选项、优化设计、结果输出与帮助六大功能,所选模型计算正确,用户界面友好,为提高有杆抽稠系统工艺设计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经塔河四区20多口油井现场试验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法能显著提高有杆抽稠系统的泵效和开井时率,延长检泵周期,对开发类似的稠油油藏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其他文献
低渗气藏压裂气井在进行常规产能测试时,地层压力一般还没有达到拟稳定,由于测试时间短,测得的流量大、井底流压高,无阻流量偏大,因此,常规产能评价方法难以评价华北大牛地低渗气藏
目前,国内外在进行新探区的钻井及周期设计特别是第一口井的钻井及周期设计时,由于无已钻井资料作参考和借鉴,问题的关键在于机械钻速的预测。而现在通常凭经验估计机械钻速,
地震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是为探索地震前兆信息及空间环境监测预报而建立的试验平台,主要监测全球空间电磁场、电磁波、电离层等离子、高能粒子等物理量。高能粒子探测器(HEPD)是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有效载荷之一,功能是实现对高能带电粒子的入射方向和能量的测量,配合空间电磁测量,寻找空间高能粒子通量变化与地震引起的电磁辐射的可能关联。高能带电粒子探测器的研制对于地震前兆研究以及其他空间未知领域的探索等都具有重要
随着经济国际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塔里木油田通信公司面临国际国内两方面竞争,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更加严峻。石油企业本身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目前石油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一的控制石油资源数量的竞争,而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与技术之间的竞争,谁能掌握一流的人力资源与技术,谁能有一批掌握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知识、并富有创造精神的人力资源,谁就是将来市场竞争中的胜利者。因此,塔里木油田通信公司企业人力资
在射孔完井的优化设计中,射孔参数对射孔效果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这些参数的改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射孔方案是否成功。运用半解析的方法分别建立了直井、斜井、水平井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