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3年引进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至今30余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机器的更新与人才的累积缩短了我们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全世界都在普遍使用的SPECT/CT通过对患者的一次扫描,即获得了功能代谢图像,又获得了解剖学显像,对于病灶定位、疾病诊断极具特殊优势。而荧光显像(Fluorescence Imaging),特别是近红外荧光显像(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NIFR)可以非侵入性、反复多次的对活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的分子事件进行可视化观察。所以医学研究者希望将更多领域的先进技术运用到临床发展中来,也就是分子成像中的核素与荧光的结合,即多模态分子影像学:将具有多种显像功能的靶向探针注入到体内,采用多种显像仪同时获得同一部位的多种信息,更加有利于病变的定位及性质的判断。如今也是医学影像学的潮流热点。早期Xiaojian Y等发现近红外七甲川菁MHI-148染料在肿瘤广谱靶向性[1],潘东风等将该荧光染料与1,4,7,10-四氮杂环十二-1,4,7,10-四乙酸(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 acid,DOTA)、放射性核素64-Cu结合有效实现了乳腺癌近红外荧光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的双模式成像[2]。后来他们又将该染料与另外一种螯合剂相连(此处命名PZ-1009),期待实现NIRF与SPECT/CT的有效结合。课题组成员先采用孵育法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卵巢癌细胞对复合物的摄取情况;后期在成功建立裸鼠肿瘤模型后,尾静脉注射复合物(10nmol/20g),采用活体显像仪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图像采集,在荧光强度最高时间点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及重要器官成像。结果显示:卵巢癌细胞胞浆明显摄取染料;而在活体实验中注射1h后肿瘤部位即出现强烈的荧光信号,采用图像软件测得6h时信号强度最大,直至48h肿瘤部位仍可见少量荧光信号,且肿瘤任何时间点的荧光信号强度都高于正常部位(p<0.05);注射染料后6h处死裸鼠,取肿瘤及主要器官进行显像,观察到除肠道外各器官都有较低荧光信号,但肿瘤仍为最强。综上所诉:近红外七甲川菁染料MHI-148与其他物质耦合后的新物质PZ-1009仍有着明显的肿瘤靶向性,为后期的多模态探针制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