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不断变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本研究基于南方集体林区浙江、江西、福建三省杉木、马尾松调查数据,分析成本收益差异及其原因;估算并比较碳汇供给;模拟影响碳汇供给各因素的敏感性,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如下:
(1)梳理国内外森林碳汇及杉木、马尾松经营方面的研究,掌握碳汇研究的进展和两树种经营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索研究的不足和有待创新之处。
(2)基于浙江、江西、福建三省农户调查数据,分为造林、幼龄林抚育、中龄林抚育、主伐四个阶段,分析不同省份两树种在各个经营阶段的成本收益,在此基础上,分析单一轮伐期内的成本收益差异及其原因,研究表明两树种投入结构相似,均以劳动力投入为主,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差异较大,杉木树种的成本、收益、净收益均高于马尾松,不同省份之间差异也较为明显,福建省净收益远高于浙江和江西省。
(3)运用生长方程、碳贮量生物量转换和扩展因子法及修正后的Faustmann模型分别对杉木、马尾松考虑碳汇收益的林地期望值随林龄的变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根据碳汇价格的变动情况分析了最优轮伐期和年均碳汇供给量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杉木和马尾松林地期望值之差均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杉木碳汇供给量均高于马尾松,轮伐期短于马尾松。
(4)分别模拟贴现率、劳动力价格、木材价格对三个省杉木、马尾松碳汇供给的敏感性。研究表明,三者变动对两树种碳汇供给均呈负相关,马尾松对贴现率较敏感,杉木对劳动力价格和木材价格较敏感;江西省碳汇供给随贴现率、劳动力价格、木材价格变动的敏感性强于浙江省和福建省。
(5)增加森林碳汇供给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各省的森林经营发展战略;完善碳汇交易市场机制,促进碳汇交易发展;针对不同省份和树种,制定促进森林碳汇供给的不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