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游客超载问题逐渐凸显,周末、节假日,尤其是长假期间,旅游景区拥挤现象普遍存在。201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75亿人次,同期增长10.9%,集中式长假带动了游客集中出行,但是也造成行路难、住宿难、用餐难、购票难等难题愈加突出。容量超载带来的景区管理问题和资源破坏问题给自然旅游景区的管理带来挑战,在影响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游客旅游体验造成了影响。在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中,游客心理容量是唯一以游客体验质量为视角的容量分类,其以游客为主体,受游客个人属性、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景区游客心理容量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了解游客心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及容量值计算,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景区管理、提高游客体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但是对于游客心理容量的研究相对于旅游环境容量的其他类型更具有挑战性。 文献研究表明,拥挤感知为测算游客心理容量的有效指标,同时视觉评估法收集数据被证实比传统方法效果优越,但在中国大陆还未被应用在游客心理容量的研究之中。本研究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案例地,以拥挤感知为测算指标,以视觉评估法为主要数据收集方法对游客心理容量进行了测量,并研究了游客心理容量的影响因素体系。本文采用融合实景模拟式视觉评估方法,同时采取给定范围选择、游客自填数据等三种方法获得游客对不同人数的拥挤感知数据,游客心理容量测算方法采用绘制规范曲线及绘制回归方程等两种手段,比较不同数据收集方法及不同测算方法,其结果的差异性和一致性,其中视觉评估和既定范围对应同一个研究区域,游客自填法的研究范围更大。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游客自填数据方法获得的调查数据绘制规范曲线,得到在调查景点区域范围内游客心理最多能接受的人数在301-400人区间。对拥挤感知和游客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回归曲线拟合,通过建立的回归方程得到此时游客心理容量为305,所得结果在规范曲线中最多可接受人数内,二者结果一致,证明以拥挤感知为测算指标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建立规范曲线对游客心理容量测算方法可行。(2)分别对视觉评估、既定范围等两种方法收集的数据建立拥挤规范,表明在实景照片模拟空间区域内游客心理最多接受人数在31-40人区间和81-100人区间。两种测算方法获得的游客心理容量有一定的差异,视觉评估法收集数据测得的游客心理容量比传统数值问询法得到的结果要小,说明游客在实际拥挤情境中能够接受的游客数量较小,其能接受的心理容量阈值小于传统数值调查方法获得的结果。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由游客个人属性、旅游活动特性、拥挤规范特征、旅游区环境特征及旅游区社会特征等五方面因子构成的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以视觉评估法获得的拥挤感数据为基础,对假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属性中游客年龄和旅游动机对拥挤感知具有显著影响;旅游活动特性和旅游区的环境特征对拥挤感知并没有显著影响;拥挤规范特征中,预期游客数和满意的游客、团队数对拥挤感知具有显著影响;旅游区社会特征中游客数量对深潭口旅游活动的影响、西溪遇到的游客数和团队数对拥挤感知具有显著影响。 最后本文根据对西溪游客心理容量值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容量调控和管理对策。包括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和层次,提高游客参与感和满意度,从线路规划和门票制度两方面对游客合理分流减少相遇情境,降低总游客量造成的拥挤感受,优化重要景区的基础设施供给和功能分区,降低游客过多对休息、购物等旅游活动的影响,通过智慧景区的建设和完善,引导游客错峰出行,既避开拥挤高峰期又增加淡季游客量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