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吴茱萸方剂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吴茱萸的主病、症状、用量及配伍药物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从毒、效与用量的角度全面探索吴茱萸的临床应用规律。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一步总结吴茱萸的临床用量以及临床应用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应用吴茱萸提供指导,也为吴茱萸的文献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数据来源通过《中华医典》检索古代相关文献,包括《外台秘要》《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并纸质书相对照。经过筛选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方剂745首。另外,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吴茱萸”“食茱萸”“吴萸”为关键词,检索195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60年期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应用吴茱萸的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和临床观察文献。经过筛选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方剂625首。2文献研究方法检索历代文献中与吴茱萸的毒性、功效相关的记载,并探索其影响因素。3数据统计方法在Win7平台,使用Excel输入选定的处方药物进行数据库输入,再将数据导出,应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古代文献中用吴茱萸所治的主病有:积聚、虚寒、伤寒、妇人诸疾、产后诸疾、寒冷、脚气、胸痹、风邪、霍乱、虚损、痰湿、膈气、疝气等。古代文献中用吴茱萸所治的主症有:疼痛、痞满、泻痢、呕吐、烦闷、吐泻、吞酸、奔豚、厥冷、咳嗽、饮食不消、崩漏、带下、饮食不下、转筋、食欲不振等。其中疼痛有腹痛、心痛、心腹疼痛、伤寒头痛、胃痛、产后腹痛、胁下疼痛、脚痛。古代医家使用汤剂中,吴茱萸的每日用量总体平均数为17.32g,古代吴茱萸的总体常用的每日用量范围为1.12g-18.65g。其中清代常用的每日用量范围为1.12g-3.73g,与2010版《药典》规定吴茱萸的汤剂用量2g-5g相对接近。散剂中每日用量总体平均数为4.30g,其常用剂量为0.60g-5.16g。古代大部分用量在《药典》所规定的2g-5g范围之内,以防出现中毒及不良反应。古代医家针对不同疾病、不同症状、不同病情及体质差异,吴茱萸的用量有所差异。如治疗积滞、妇人诸疾、产后诸疾、虚损等时用量较小,而霍乱、寒冷、伤寒、诸风等时用量偏大。治疗痞满、泻痢、烦闷、带下、崩漏时用量较小。而治疗奔豚、厥冷、咳嗽时用量偏大。古代医案临床应用中,吴茱萸主要的配伍组合有:1吴茱萸与肉桂;2吴茱萸与当归;3吴茱萸与生姜;4吴茱萸与甘草;5吴茱萸与陈皮;6吴茱萸与人参;7吴茱萸与干姜;8吴茱萸与茯苓;9吴茱萸与半夏;10吴茱萸与厚朴;11吴茱萸与木香;12吴茱萸与白术;13吴茱萸与槟榔;14吴茱萸与白芍;15吴茱萸与川芎;现代吴茱萸主治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美尼尔综合征、神经性头痛、慢性结肠炎、高血压、偏头痛、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现代吴茱萸主治症状有:头痛、胃痛、恶心呕吐、眩晕、泄泻、痛经、腹痛、痞满、吞酸、胁痛、痹症、呃逆、不寐、胸痹。现代医家所用方剂,吴茱萸的常用量范围为9g-12g,其中吴茱萸所涉及的用量主要有:10g(24.2%)、6g(16.7%)、15g(13.1%)等。现代医家所用方剂,吴茱萸汤中吴茱萸的常用量范围为9g-12g,常用治疗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胃痛、泄泻、腹痛、痛经、胁痛及胸痹等。温经汤中吴茱萸的常用量范围为6g-10g,常用治疗痛经、痹证、崩漏等。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吴茱萸的常用量范围为6g-10g,常用治疗痛经、.头痛、胃痛、子痛及痹证等。四神丸中吴茱萸的常用量范围为6g-10g,常用治疗泄泻、腹痛等。左金丸中吴茱萸的常用量范围为2.37g-6g,常用治疗胃痛、吞酸、痞满、头痛。由此可见,使用不同方剂,吴茱萸的剂量也有不同。现代医案临床应用中,吴茱萸主要的配伍组合有:1吴茱萸与生姜;2吴茱萸与大枣;3吴茱萸与党参;4吴茱萸与炙甘草;5吴茱萸与半夏;6吴茱萸与白芍;7吴茱萸与当归;8吴茱萸与桂枝;9吴茱萸与白术;10吴茱萸与茯苓;11吴茱萸与川芎;12吴茱萸与陈皮;13吴茱萸与干姜;14吴茱萸与细辛;15吴茱萸与人参;结论吴茱萸的功效、毒性都是由自身药性所决定,应用得当,可得到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等功效。若应用不当,其辛温苦躁损伤人体。其毒性可致动火、伤阴耗血、反伤元气,症状可见脱发、视物不清、昏目发疮、咽喉不通、错觉、胸闷等。临床应用中,调整吴茱萸的“毒-效”利害关系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的关键。在辨病辨证基础上,炮制严格、适度用量、配伍合理等,是确保安全有效使用吴茱萸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