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的玄学动摇了儒家独尊的地位,佛、道两家在这一学风背景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佛教,从汉术初传入中土假借于神仙黄老之学,再到魏晋时期依附玄学,佛教渐渐实现了本土化,其信徒甚广,下可至平民百姓,上可达王孙贵族,其思想影响力也日益彰显,渐与儒、道形成鼎立之势。终于,到梁代时,各派思想间长期的冲突与融合达到了高峰,梁武帝的佛学思想就是以此为契机阐述出来的。梁武帝自幼受儒家教育,因家族世奉道教缘故也受到道教的熏陶,青年时期又以博学多通得以入西邸,接触佛法,可以说,他对三教的思想均有了较深的掌握。中年时期的梁武帝曾短暂信奉道教,不久后便舍道事佛,在佛教上他表现得十分虔诚,甚至到了痴迷的状态。他不但严守戒条教规,还曾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另外,他还提出了颇具民族特色的“神明成佛”说和“三教同源”观点,对后世影响至深。在对涅槃佛性的解释上,梁武帝提出了“神明成佛”说,将“神明”等同为“佛性”。“神明”是中国的传统观念,这样阐述就使得佛教更容易为中土所接受,他在论证成佛的过程时又引入传统儒家的“心”、“性”概念,以儒学阐释佛理,最终把佛教纳入到儒家所擅长的伦理道德领域。梁武帝基于自身三教共修的经历,继承梁以前几类三教融合的理论,顺应时代潮流,创“三教同源”说,认为三教都是“善教”,虽形式有别,但同源于心。其“三教同源”说既看到了三教之间的差异,又强调了三教本质上的一致;既以“心”为本,实现了世出世间的调和,又达到了治世的功用。梁武帝有着深远的治国思路。他通过传统儒家的善恶观念对佛教甚至是道教的教义进行附会,将佛、道二教的修行最终归入儒家“忠君报国”的伦理框架之中,由此,便巧妙地实现了对国家精神上的控制。在其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曾一度形成了“梁武帝之治”的盛世局面,他的许多治国思想也多为后代统治者所效仿;但到了后期,他则过于沉溺于佛教,不闻国事,使得朝纲荒废、国力衰落,这便间接导致了梁朝在侯景之乱后走向衰亡。对梁武帝的评价,史学家们斥责多于赞誉,应该说,他们的观点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多看到梁武帝佛教事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体现出的积极意义却甚少考虑乃至提及。我们应当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佛学、艺术等在梁武帝的倡导下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的佛性学说和会通三教的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梁武帝文化上的贡献,理应得到重视。本文拟从哲学角度着眼,对梁武帝的佛学思想进行重点研究,并对其涉及佛教的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予以简要概述。第一部分讨论梁武帝其人和所处的时代。主要介绍梁武帝生平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学术文化背景。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梁武帝的佛学思想及其政策。重点总结梁武帝佛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关政策及其实践。第三部分论述梁武帝佛学的影响。重点阐述梁武帝对梁代以及后世佛学的影响,概述梁武帝佛学的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梁武帝佛学成就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