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它不仅在国内享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在世界上也受到广泛关注。从20世纪40年代起,《骆驼祥子》先后被翻译成了三十余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其中已有多个英译本。如1945年Evan King翻译的Rickshaw Boy,1979年Jeans M. James翻译的Rickshaw,1989年施晓菁翻译的Camel Xiangzi等。为什么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译本存在,各个译本之间有什么差别?哲学阐释学,作为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和流派,是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与翻译有着不解之缘。从哲学阐释学看,翻译就是理解和解释的过程。“理解”是阐释的前提,不管什么类型的翻译,都涉及对原文的理解与解释。理解是对原文的接受,解释是对原文的阐发。哲学阐释学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任何“解释”必须以“现在的状况”为基础,从存在的“理解”出发。翻译过程是在跨文化的历史语境中,具有历史性的译者使自己的视域与源语文本视域相互发生融合形成新视域的过程。本文尝试以哲学阐释学的主要观点“理解的历史性”和“视域融合”为理论基础,对《骆驼祥子》的两个英译本(施晓菁译本和Evan King译本)进行称谓、食物、脏话、谚语、习语和整体内容等六个方面的对比研究,寻找各个译本存在的原因,解释了同一作品存在不同译本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扼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文章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介绍了《骆驼祥子》英译的相关研究和哲学阐释学视角进行的翻译研究现状。第三章是理论部分,阐述了阐释学的起源和发展,重要观点以及他们在翻译中的应用。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首先介绍了老舍和《骆驼祥子》,接着结合阐释学的“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理论对《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从称谓、食物、脏话的翻译,谚语和习语的翻译以及对两译本的整体内容等六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分析,说明因时间和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不同的“前理解”和“视域”是如何影响翻译的。第五章是文章的结论部分,不同译本的存在有其原因,《骆驼祥子》像一个丰富的矿藏,只有不断地挖掘才能满足不同时期读者的需要,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