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事登记,是指申请人向商事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由商事登记机关将商事主体的设立、变更、注销事项予以登记并公示的行为。2013年3月10日出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先证后照”变为“先照后证”,对商事主体的设立与经营实行“宽进严管”,对于确保商事主体交易安全和降低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市作为全国首个全面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国家中心城市,力求通过清理审批事项,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商事主体自律自治,逐步建立新型商事登记制度体系。然而,由于存在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支撑、行政许可部门改革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登记轻监管”局面以及信息化建设瓶颈尚未突破等问题,亟需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本文以工商部门工作人员的视角,结合近年工商系统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研究的成果以及实践经验,在对广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进行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从改革的法律依据、方法路径、风险因素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广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进行现状分析,指出其基本做法、取得的成绩和产生的影响,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原因。根据国内外实行商事登记制度的经验启示,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加快行政许可部门的改革步伐、适度放宽商事登记场地限制、加强窗口受理和后续监管资源配置、推进商事登记平台支撑体系建设。学界历来重视对商事登记的研究,但多侧重于宏观的理论探讨和制度构建,大多是从商主体或者商法理论上进行分析,来自实践部门的观点并不多,对如何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问题更是少有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突出广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特色,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分析框架,使广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得以平稳进化,实现行政效能整体提升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全面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