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执政理念和公共管理模式。政府通过职能转变,在能力范围之内公平、公正地实现其与公民的互动,赢得委托代理关系的延续,从而实现政府信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西方发达国家在长期的信用打造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经济领域的诸多失信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信用缺失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经济领域中的信用缺失与政府信用缺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些政府的失范行为强化了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控制风险,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规避这些风险的必然要求。有鉴于此,本文以规避社会控制风险为视角,对我国转型期政府信用建设作些粗浅的探讨。
文章首先阐述了信用和政府信用的内涵、信用政府的内在规定性以及政府信用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对政府信用的研究现状做了综述。政府信用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在经济社会管理和服务活动中能够履行契约而取得的信任,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一个讲信用的政府应该具备的理论品质包括:依法行政、负责任和高效率、恪守承诺、廉洁自律与信誉良好。我国现阶段的政府信用建设与其基本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进行转型期政府信用建设研究,对我国顺利实现社会转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文章阐述了社会控制与我国转型期存在的社会控制风险。社会控制是指为了维持人类社会的正常秩序,使人类自身的活动按照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进行,通过某种社会力量促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作为一种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制,社会控制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要求在打破过去各种导致思想禁锢的旧传统的基础上,理顺各种关系,建立起新形势下的新秩序。特定时期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控制模式应当与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变迁的社会转型时期,旧的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被普遍否定或遭到严重破坏,逐渐失去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新的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尚未形成或未被普遍接受,还不具备对社会成员的有效约束力,社会成员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出现社会规范权威失落、社会规范真空或规范冲突的状态,这种状态有可能导致制度混乱,规范失调和社会心理失控等现象,使得整个社会控制能力日益弱化,陷入控制风险之中。总的来说,我国转型期社会控制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社会失信、政府公信力下降、道德失范和心理失衡四个方面。
第三,文章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政府信用建设与规避社会控制风险的内在逻辑关系,分别论述了政府信用与政治合法性基础、政府公信力、法治国家以及追求社会福利的关系,而这些都是规避转型期社会控制风险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值得社会公众信任和依赖的政府存在,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有序和公正,其政府当然也就没有什么信用可言。良好的政府信用可以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公众信任政府必然意味着公众服从政府制定的法律、作出的制度安排,并且愿意参与政治生活,而不是抵制政府的政策。相反,政府信用缺失必然影响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挫伤公众的认同感和信任度,破坏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亲密关系,并削弱政府的合法性,从而危及执政资源和社会资源。
最后,文章在具有理论支持的情况下,回应政府信用建设的要求,在借鉴古今中外政府信用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信用建设的对策与措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文章从对现实的思考出发,通过寻找理论支持,分析内部逻辑关系,最后回到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多角度、多层次考察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