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公司绩效对其自身发展和利益相关方的决策会产生重要影响。而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度运行的核心,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渐完善,为我们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控制权作为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能够对公司的资源进行支配,决定着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一直以来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终极控制人这一概念最早由La Porta等(1999)提出,之后国内外学者沿用了这一观点,对代理问题的研究不单单以第一大股东作为研究对象,而是寻找股权控制链条最末端的终极控制人。学者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多从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以及二者分离的角度来分析。由于终极控制权一般会大于现金流权,终极控制人为了获取个人私利,会运用自身控制权,侵害中小股东利益,进而影响公司绩效。有的学者从家族企业角度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有的学者从民营企业角度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本文以沪深两市2013-2015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然后通过相关理论为后文的研究夯实基础,接着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选取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接着建立回归模型,研究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终极控制人所拥有的现金流权与公司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即现金流权越高,公司绩效越好;终极控制权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因公司性质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结果,在国有企业中,二者呈微弱负相关关系,而在非国有企业中,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即两权分离程度越高,其公司绩效越差。在分样本描述性统计中发现,相比于国有最终控股上市公司,民营最终控股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两权偏离度。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研究结果从上市公司监管和对中小股东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