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使其国内金融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市场陷入了流动性严重不足的僵局,全球经济因此而遭受重创,进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为了缓解危机造成的冲击,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曾采取降低利率的方式刺激流动性的增加。但是,由于危机破坏了金融体系的传导机制导致利率即使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也没有改善通货紧缩的现状。在此背景下,美国率先宣布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他主要经济体也先后尾随,世界上掀起了一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热潮。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美国又是世界上受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所以美国也是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最强、规模最大、创新工具使用最多的国家。深入探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过程及效果有助于加深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掌握政策的作用机制。并且通过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可以明确政策本身的局限性及实施后存在的隐患,把握美国经济发展的动态,判断世界经济的走向,为应对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化做准备。本文将运用经济理论与实际经济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美国的实施过程以及实施效果等问题进行阐述。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概念以及理论基础,说明政策操作方式以及传导途径,并通过与传统货币政策的对比明确政策的性质,加深对该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其次,根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及性质,结合美国首轮量化宽松与第二轮量化宽松的政策实践,从经济因素以及政治因素两方面阐述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并结合金融危机发展的阶段总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以及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美联储所出台的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与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再次,通过对货币供给水平变化、GDP、失业率等不同的经济变量的实际变化水平客观评述自首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实施至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美国国内经济的变化,并分析政策实施的效果。然后,结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阐述该政策的实施给美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并明确在肯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更应该注意潜在风险的防范。最后,结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提出我国应该从中得到的启示。通过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政策效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第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是一种可以长期实施的货币政策,该政策与传统货币政策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货币政策是以宏观经济为着眼点,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在平稳的经济环境中长期实施的货币政策。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为应对危机而产生的政策,具有暂时性。第二,虽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方式会受到危机前经济体的经济水平、受危机影响的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基本运作机制是没有改变的,即央行通过购买中长期债券向市场有针对性的注入流动性以促进经济的复苏。第三,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是完全有效的。该政策对改善失业率以及政府财政赤字的效果并不显著。虽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增加流动性、增强市场信心、降低中长期利率以及促进GDP回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对美国国内高失业率的现象起到任何缓和作用。同时大量流动性的注入也抬升了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潜在的风险。第四,受国内经济恢复水平的影响,美国在短期内不会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使已经明确初步的政策退出步骤,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仍然有待完善。怎样在退出后使经济恢复到正常的发展水平、怎样减少退出时的风险、何时退出等问题都是美国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所面临的难题。为了防止因退出机制不当而引发危机的情况发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