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销画是18、19世纪在广州地区兴盛了百余年的绘画品种,也是中西方贸易中十分重要的外销商品。近年来,外销画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外销画主要是由中国画师绘制,并且在绘画时采用不同程度的西洋绘画技法,专门供应输出国外市场的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不同于中国的传统绘画,又有别于地道的西洋画作,其自成一格,随着广州一口通商而兴,亦随着东南沿海五口通商而衰。而在外销画的众多题材之中,有关于传统纺织技艺的画作稀少而珍贵,这类绘画不仅清晰地再现了中国传统纺织技艺,还从侧面揭示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所以,用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将外销画与中国传统纺织技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外销画的历史背景、兴起、发展、衰落等方面的阐述,深入发掘了外销画的价值和意义,及其对中西方贸易的开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其次,通过对外销画中传统纺织类画作的概述和分析,重新梳理并深入探讨了传统纺织技艺的制作过程和步骤工序。与此同时,以外销画中吴俊所绘制的《制丝图》为例,分析了外销画《制丝图》与传统《蚕织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系统完整的阐述了传统纺织技艺。最后,通过对外销画中纺织图的探讨和研究,还反映出了清朝时期的社会状况、生活百态,以及对外贸易等情况。全文主要通过对外销画这种特殊的媒介和载体的研究,探讨分析了外销画中纺织图所展现的中国传统纺织技艺,及其所反映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外销画中的纺织图,真实地再现了中国传统养蚕缫丝的技艺,以及纺织印染的场景,是研究中国传统纺织技艺的珍贵的影像资料。同时,对研究广州地区的社会生活以及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贸易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