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ang)是我国国外松人工林中发现的一种新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湿地松、火炬松等国外松,其次也危害马尾松、黄山松和华山松。1988年我国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武功山林场首次发现后,逐浙扩散蔓延,1994年10月我省第一次在资兴市坪石乡发现。1999年调查全省21个县发现该虫危害,发生面积约1万hm~2,2004年增加到35个县,发生面积达1.73万hm~2。萧氏松茎象的危害对全省41万hm~2的国外松林构成严重威胁。本论文以萧氏松茎象发生区为基点,采取解剖虫害木和林间定期观察的研究方法,对萧氏松茎象进行了生活史、发生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并通过多种防治试验,找到了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萧氏松茎象生活史和生活习性:采用定期解剖林内虫害木、套笼和室内饲养几种方法观察,明确了萧氏松茎象在我省大部分地区两年一代,历跨三个年度,以成虫、幼虫和蛹越冬,一生大部分时期都在树干内。卵期:4月下旬至8月中旬,产卵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期:6月上旬至第二年9月下旬;蛹期:第二年9月上旬至第三3月下旬;成虫期:第二年9月下旬至第三年8月中旬。世代重垒,同期可见到上下世代的不同虫态。成虫飞翔能力弱、不趋光,有假死性。成虫夜晚活跃,主要是靠爬行扩散,白天为雌雄交尾的高峰。2、发生与环境因子关系:寄主不同危害程度不同,湿地松比马尾松的虫口密度和被蛀程度通常偏大,虫道偏长,受害程度明显大于马尾松;天然的马尾松林和马尾松针阔混交林较人工湿地松林、马尾松林虫口密度较少,危害较轻;在有虫源时,林龄2年生幼林即开始出现虫情,虫源丰富的区域,一般林龄6—10年时,灾情就十分严重;林内植被对萧氏松茎象发生也有影响,在害虫发生多年的松林内,如杂灌草丰富,则会危害加重;地被高度影响危害部位,地被越高危害部位也越高;虫口密度南坡的大于北坡的,阳坡的幼虫比阴坡的发育快,沟谷与山洼中最易首先出现死树。3、综合防治及技术推广:开展人工防治、熏蒸、药物注射、涂干等防治试验。人工防治效果达80%以上,熏蒸防治效果97%以上,注射防治效果82%以上,涂干预防效果在23%-62%。人工防治技术在全省萧氏松茎象发生区进行推广,面积达6700hm~2,药物注射在江永、双牌等县推广面积达810hm~2。通过综合防治研究和技术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工程治理区(资兴市、东安县、南岳区、娄星区)2003年调查共发生面积6200 hm~2到2005年调查已降到4330hm~2,减少1870 hm~2;有虫株率从52%降到6%;枯死株率从12.25%降到1.03%。到2005年虽然全省发生范围有所扩大,但发生面积减少了约3000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