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和归纳整理,了解反流性食管炎(RE)中医证素分布现状及证型结构特点。探讨证素与证候形成及证型结构与疾病病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常见证素对中医证候、治法和处方药物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日后建立以证素为核心的中医辨证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借鉴。方法:①检索2004-2019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等关于RE辨证分型论治的医学类期刊50余种,文献1410余篇。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从中撷取符合标准文献96篇,共纳入确诊RE病例4340例。②将其中的临床症状、证型、中药物名称的表述进行规范,并从证型中提取证候要素,建立数据库。③对RE证型、证素、临床症状、治法、方药进行频数分析,以归纳得出RE主要证型、证素、症状、治法及方药的大体结构。④分析探讨RE证候与证素、证素与治法、方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RE中医辨证分型种类较多,共发现独立、少见、偶见、复合证型等27种之多,但以肝胃不和证(32.40%)、肝胃郁热证(29.15%)、脾虚气滞证(6.45%)、寒热错杂证(5.35%)的构成比为最多,尤以肝胃不和证居首位。②文献归纳统计结果发现4340例RE病例中复合型证素构成比占首位,其中共出现5种病位证素(胃、肝、脾、经络、胆)和1 1种病性证素(气滞、内热、气逆、痰、湿、寒、血瘀、食积、气虚、阳虚、阴虚);主要病位证素为胃、肝、脾,以胃居首位;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内热、气逆、气虚,以气滞居首位。③通过对四诊信息的归纳总结,发现吐酸、烧心为RE主症,胸痛、嗳气为RE常见兼症。④文献资料中涉及治法14种,以疏肝理气和胃法构成比居首,疏肝泄热和胃法、疏肝健脾和胃法、辛开苦降和胃法次之,出现率在5%以上,多为常见治法。“复合治法”中和胃降逆法累计出现频率高达96.02%,疏肝理气法则常与清热、健脾、化痰、和胃等治法共同治疗RE(78.34%)。⑤文献资料中使用处方116首,其中26首为“经典处方”(经方及《方剂学》处方),90首为混合、或为“经典处方”加减、或为自拟处方。“经典处方”使用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左金丸(6.36%)、半夏泻心汤(3.96%)、柴胡疏肝散(3.94%)、四逆温胆汤(3.85%)。⑥常见证型使用频率居首的“经典处方”分别为:A肝胃不和证:柴胡疏肝散(12.16%);B肝胃郁热证:左金丸(18.66%);C脾虚气滞证:香砂六君子汤(8.57%);D寒热错杂证:半夏泻心汤(19.44%)。⑦针对常见证型治法使用频率排名前10的药物分别为:A肝胃不和证:甘草、柴胡、乌贼骨、黄连、半夏、吴茱萸、旋覆花、白芍、白及、陈皮;B肝胃郁热证:黄连、吴茱萸、甘草、柴胡、半夏、茯苓、乌贼骨、旋覆花、代赭石、栀子;C脾虚气滞证:甘草、茯苓、半夏、陈皮、白术、党参、砂仁、木香、大枣、郁金;D寒热错杂证:甘草、黄芩、半夏、干姜、黄连、党参、白术、白及、吴茱萸、茯苓。结论:①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脾虚气滞证、寒热错杂证等为RE临床常见的主要证型。②RE发病的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脾胃运化功能失司,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浊气内生,内热、痰、血瘀、寒、湿等相兼为病。③RE证候特点以实证为主,热多寒少,发病常涉及肝、脾、胃为代表的多个病位证素,气滞、气逆、内热、气虚最为多见,并兼有湿、痰、寒、阴虚、阳虚、血瘀等。④临床以理气和胃降逆法为基本治则,常辅以清热、健脾、化痰等治法,但疏肝理气和胃、疏肝泄热和胃、疏肝健脾和胃、辛开苦降和胃法分别为4种常见证型常用治法。⑤常见证型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方剂主要有:肝胃不和证: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证:左金丸;脾虚气滞证:香砂六君子汤;寒热错杂证:半夏泻心汤。这一结果与现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17年颁布的《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不尽相同,其中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寒热错杂证的证型分类及治法方药大致相同,但缺少对脾虚气滞证的介绍和证治描述。我们认为,脾虚气滞证在RE发病过程中亦较为常见。本研究结果为日后建立以证素为核心的中医辨证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