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意识流小说《海浪》中的衔接机制分析——系统功能视角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xinl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韩礼德和哈桑于1976年出版了《语篇衔接》一书之后,语篇衔接机制与连贯分析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许多语言学家从不同方面对语篇衔接机制的类型、特点,以及语篇衔接机制如何实现语篇意义连贯等进行了研究。
  《海浪》是英国著名女小说家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极具意识流风格的作品。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伍尔夫以及这部小说进行了研究,如社会学角度、审美角度、生态角度、哲学角度等,对其写作于法和技巧、语言风格、人物特点等进行了分析。但是意识流小说是以忠实展示人物内心意识流动为目的,意识流文本通常被认为是难以理解,语义不连贯,因此,还没有学者对小说中的语篇衔接机制进行过全面系统的分析。本文尝试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意识流小说《海浪》中的衔接机制进行分析,期望能对其语篇意义连贯的理解提供帮助。
  本论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采用收集语料进行数据比较的分析方法,从词汇语法、及物性和语气结构、主位推进模式和语境五个方面对小说中独特的语篇衔接机制类型和特点,以及它们共同作用形成的意识流小说《海浪》与众不同的语篇意义进行了研究。
  在词汇语法层面,《海浪》中使用了大量的上下义词语和词汇搭配,展示了小说中地点和事件的变换。指称项目中第一称和第二人称指称词分别达到了53%和30%,表明了小说的叙述对象的转变。逻辑连接词以时空连接词为主,暗示了小说隐含情节的发展。在及物性层面,小说以物质过程(64.5%)为主,描写了小说人物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并辅以关系过程(17.8%)和心理过程(1 0.6%)传递信息。在语气结构层面,小说运用陈述语气(95.1%)表述情节,祈使语气(2.2%)和疑问语气(2%)补充情节,体现了意识流小说忠实展现人物心理变化的特点。主位推进模式层面,小说中运用了跳跃性和补充性主位推进变异模式表明了小说情节的跳跃性和多样性。
  意识流小说《海浪》通过陈述语气为主的语气系统和以物质过程为主的及物性系统叙述情节,并运用一兰人称指称词,上下词语和词汇搭配表明情节中人物、地点和事件的改变。小说中的时空逻辑连接词和主位推进变异模式则表明了小说中主要情节的发展方向和语篇意义的流动趋势。通过分析数据和语料,本论文发现《海浪》中独特的语篇衔接机制相互补充,形成了意识流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跳跃的、立体的、开放的、形散神不散的语义连贯,这也是符合小说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的。本论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对意识流小说《海浪》独特的衔接与连贯机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有助于读者更深入理解意识流作品与众不同的结构安排、衔接手段和语篇意义,并且验证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衔接与连贯理论在意识流文本分析中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阅读习惯的不断改变,传播信息的媒介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纯文字或者仅仅以文字为主角的媒介逐渐变少,其他模态如图画,音乐,颜色,排版等有从配角变成主导的趋势。网页的飞速发展,正表明了媒介己从单模态化转变为多模态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对一个媒介上的多种模态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即如何提高多模态话语解读能力,是值得重视的一个话题。  历史类博物馆所收藏的是跟一个城市发展有关
学位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位在写作风格和技巧上独矗一帜的英国女性作家。《海浪》这部实验性小说写于1931年,小说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技巧,让六位主人翁用对话的形式来讲述身边包括自己发生的事情,通过他们的"说",让读者了解了故事的梗概,六种选择,六种生活,组合在一起是个完整的生命历程。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从存在主义角度去解读《海浪》。在文献综述中简单介绍了近十年来中西方学者对于伍尔夫及其代表作的研究情况
学位
基于Baddeley&Hitch(1974)的工作记忆多成分模型,Kellogg(1996)提出了写作过程的工作记忆模型,并获得大量实证研究验证,为写作认知过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研究表明,一语写作产出过程需要言语工作记忆和视觉工作记忆的支持。写作中的翻译与阅读阶段需要言语工作记忆的支持,而在计划阶段,涉及图像概念的内容则需要视觉工作记忆的支持(Kellogg, 1999)。然而,国内
学位
会议
期刊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