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媒体熟知地方传统文化,与本地受众在地缘和情感上具有接近性,肩负着挖掘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提升地方文化自信的使命和责任。全媒体时代大趋势的不断推进,网络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都对地方媒体发挥文化传播功能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不断提升全媒体呈现意识,完善全媒体应用实践和理论概念;加快媒体融合进程,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不断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精华,坚定文化与新闻并行;不断创新地方媒体发展之路,坚持受众本为意识等等。《重庆日报》以巴渝文化为基础,借助全媒体理念和技术,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作风,策划了三次全媒体实地采访报道,即“重走”系列:2014年的“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路”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简称“系列1”)、2016年的“重走古盐道感受新变化”大型实地采访系列报道(简称“系列2”)、2017年的“重走古诗路思君下渝州——探寻重庆古诗地图”全媒体系列报道(简称“系列3”)。本论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重走”系列介绍及策划缘起;第三部分,对“重走”系列的全媒体呈现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和量化分析,深入剖析“重走”系列的题材选择、叙事风格等特点;第四部分,分析“重走”系列的全媒体呈现渠道、形式不断完善的路径及特点;第五部分,总结归纳“重走”全媒体呈现的内容、渠道、形式特点及经验,回顾分析研究历程及不足。研究发现,“重走”系列从报道规模、图片运用、标题制作、引语选择等多个方面,增强了报纸端原创报道的内容深度和温度。同时,深悉、适应和运用全媒体时代新闻作品内容呈现的特点、规律:故事化的叙事风格、真实感人的主题选择、对话式和情景再现式的阅读体验等。在文化引领中凸显了社会价值,强化了受众与巴渝文化情感“链接”,达到了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良好社会效果。在全媒体呈现的渠道、形式上,“重走”系列呈现出不断完善、成熟的发展路径。“系列1”是简单地将新技术植入网络传播的思维模式,属于媒体间的简单链接阶段。“系列2”在“系列1”基础上,提升受众本位意识,主动设置议题,并在坚持纸媒、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传播渠道“多管齐下”的同时,注重不同形式的传播,处于追求形态齐全阶段。而“系列3”的全媒体呈现逻辑更为优化,进入全方位深度融合阶段:在前两个系列的渠道优势基础上,借助国家性媒体、其他地方媒体以及互联网平台扩大传播范围,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利用微博话题、微信文章等新媒体功能加强互动传播;以H5、无人机图片、长图图解、网页链接、动画、视频直播等传播方式提升受众的阅读感;通过学术座谈会、出版书籍、组织线下活动等外部合作激活更大范围的受众,以丰富线下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