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清热化瘀法为主的中药与西药醋酸曲普瑞林(注射用GnRHa)治疗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总结,探讨外周血中VEGF、VEGF-R1、VEGF-R2、PGE2和COX2与EMs发病的相关性,探讨VEGF基因-460C/T,+405G/C,-2578A/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内异症遗传易感的关系,以期能够为临床寻找中医药治疗EMs的有效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筛选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90例EMs患者及输卵管炎性疾病患者,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术后口服清热化瘀中药汤剂,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西药组于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第1-5天内皮下注射GnRHa,每4周1次,连用3月;对照组为输卵管炎性疾病患者,术后不使用药物。以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标准、痛经视觉模拟量表(VAS)、EHP-30生存量表,血清性激素水平、CA125水平等为评价指标,观察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经过治疗后的改善情况。ELISA法测定患者外周静脉血中VEGF、VEGF-R1、VEGF-R2、PGE2和COX2的浓度,PCR测定VEGF基因-460C/T,+405G/C,-2578A/C多态性,探讨EMs的发病机理。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疼痛的效果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及EHP-30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中药组优于西药组。 3、中医症状评分疗效指数:经卡方检验,两组痊愈率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中药治疗组(60%)高于西药对照组(50%),说明治疗EMs时,在患者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中药组有提高痊愈率的趋势。 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A125、E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 5、 EMs患者与输卵管炎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相比较,外周静脉血中VEGF、VEGF-R1、VEGF-R2的浓度EMs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PGE2和COX2的浓度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6、 EMs患者中药和西药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中VEGF、VEGF-R1、VEGF-R2、PGE2和COX2的浓度均明显降低,但两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7EMs患者与输卵管炎性疾病患者相比较,VEGF基因多态性-460C/T的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05G/C,-2578A/C基因多态性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清热化瘀法可以显著改善EMs患者疼痛症状、中医症状分和生活质量,而且疗效优于西药组;外周静脉血中VEGF、VEGF-R1和VEGF-R2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EMs的发生及发展进程;VEGF基因SNP类型-460C/T,+405G/C,-2578A/C不构成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患性关键因素,但作为复杂因素之一,需要结合中医证型分析,作为EMs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