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ianxi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人类的活动方式,并在政治领域引发了一次新的革命,电子民主、电子政务、网络监督等新兴的政治参与方式不断涌现。网络技术下的政治参与扫清了直接民主回归的障碍,减少了公民政治监督的成本,构建了培育公民意识的平台,但网络政治参与又存在着“非理性”参与的隐患、道德约束缺失的可能,并对国家安全构成新的威胁。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相继产生了网络问计、网络反腐、网络问政等形式的网络政治参与,并出现了网络群体参与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这一特殊现象。在这种全新的政治生态下,如何引导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政府、公民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界定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产生、发展阶段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关注了我国网络群体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而讨论了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利弊,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其他文献
随着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创建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深入,公共部门绩效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提高公共部门绩效的行列中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手研究这一现象。
<正> 进入信息社会,怎样保护电脑,网络,数据及通信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已是人们十分关切的课题。电源质量的设计、监测、改善,不仅是质量问题,而且是安全问题。不间断电源(UPS)
触觉是机器人与外界环境交互的感知,机器人通过触觉能感知外部环境信息。触觉传感系统已成为高级智能机器人标准特征之一,是研究可覆盖机器人全身触觉传感服装的关键技术。机
70年代初出现的人口、资源、粮食、能源危机,发达国家对高投入的常规农业开始深刻的反思。80年代,农业发展受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影响,各界将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谋求人口、
日本的平成萧条,是一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转换。曾经盛极一时的金融、地产、制造业难以重振,而一个原先被轻视的大众文化——动漫及其衍生物成长起来。它凭借其出色的故事、生
利用NCEP/NCAR资料对川渝地区两个极端年1998年(涝年)和2006年(旱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涝年南亚高压辐散强,脊线位置比多年平均偏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