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学视野下的周同宾散文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iquer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同宾是当代的文章大家。本文以他的散文为分析对象,立足文本,实证分析,旨在对他的散文的内容、结构、技法、语言等方面作较为深入的探讨。目的是从中发掘一些散文写作的方法和规律,并试图由点到面,管中窥豹,探索当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全文共分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前言部分,简述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现状、论证视角及论证指向。正文按逻辑顺序分为三章。第一章:周同宾和他的散文周同宾是当代文坛一位著名的散文作家。在他40多年的散文创作生涯中,为我们奉献了1000余篇散文。他的代表作品——《皇天后土》获得了第一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散文奖。周同宾出生在南阳盆地东南隅的一个小乡村。他的青少年时期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家乡优美的田园风光、醇美的风俗民情以及农民悲苦的生存状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青少年时期的经历给作家的心理、气质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对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者曾不止一次地声明:“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身上环流着农民的血液”。这种经历和思想决定了作品的内容和基调,也影响到技法的运用和语言的选择。他的散文是家乡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棵参天大树。这些作品植根于生活的肥沃土壤,广泛吸收民间艺术,所写几乎全是有关农村农民的“土”文章。愈是乡土的便愈是民族的,愈是民族的便愈是世界的。他的那些乡土散文漂洋过海被译介到外国并获得好评似乎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些荣誉是对这位作家创作成绩的褒奖,也是对他大胆突破所开辟出的散文创作路子的充分肯定。第二章:作品研究我们对周同宾散文进行较为细致深入地梳理分析,以期从中发现他的散文在题材、内容、风格、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周同宾散文的题材十分广泛:既有优美的田园风光、纯洁朴实的民风、历史悠久的节日民俗、生产生活的进步、思想情感的嬗变;还有家乡的奇人异事、器皿物什、山水风物、草木虫鱼,更有乡民的悲苦命运、艰难生活、精神困苦、陈规陋俗、秽迹恶行和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等触目惊心的事实以及对环境恶化、道德沦丧、贪污腐败等现象的愤怒和忧虑。他的散文是对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生活的全面展示,记录下了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情感的演变轨迹。周同宾在对黑土地上农民的叙写中倾注了满腔的真情。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作家唱出了发自内心的赞歌。这时,作者遵循的是“杨朔模式”,追求散文的诗意。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和问题的逐渐暴露,以及作者散文观念的嬗变和深化,周同宾走出了“乡村的诗,诗的乡村”的模式,进入到以挽歌为主的新的创作期。他更多地关注乡村的苦难、乡民的落后,唱出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无言的歌。在这个过程中,周同宾经历了一个巨变。他突破了原来的散文模式,采用了一套全新的话语方式,并且逐渐形成了冲淡平实的风格。周同宾散文在结构和技法上也独具一格。他的散文结构形式多种多样,行文如行云流水,或严整,或松散,完全取法自然而少人工斧凿痕迹。他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设计,开头常引人注目,结尾常余味无穷。他的散文技法更是丰富多彩,出神入化,令人叫绝。对比、烘托、白描、幽默等都是他的散文常用的技法。周同宾散文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成就就是独特的语言。他在农民口语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歌谣、戏曲和文言中有生命力的成分,杂糅调和成一种既有亲切的“谈话风”又有耐嚼的“苦涩味”的语言。人们把这种语言称为“周同宾体”。它的特点是:句式简短,停顿较多,节奏感强,多用实词,少用虚词,以意合为主,突破语法逻辑的严格束缚,主观性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第三章:周同宾散文的价值和启示周同宾散文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他的散文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农民的生活和命运,揭示出他们的生存艰难和精神困苦,引起了人们对农民问题的关注。他的散文,历史上第一次用农民的语言写农民的生产、生活、思想和情感,具有“农民志”的意味。他的目的是“为当代做个记录,为后世留下档案”。他的作品中还有不少民歌、童谣和地方戏曲的记载,如实地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农村的文化生活面貌。因此,他的散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语言学价值。另外,周同宾还对当代散文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并对传统散文理论和模式进行了大胆质疑。他对散文的概念、雅和俗的关系、散文中的抒情以及一些散文理论的模糊性等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创作实践上,他努力尝试自己的散文观念并取得了成功。他拓展了散文创作的版图,摸索出了一条散文创作的新路子。这一切,必将对今后的散文发展产生长远而积极的影响。结语部分,总括全文主要观点。周同宾散文为我们全面真实地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农民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的变迁,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农民的资料。他在散文的题材、技法、语言等方面都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成功。现在,我们对他的散文创作和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从中发掘出散文写作的一些规律和方法。我们相信,这些规律和方法将有助于我国散文获得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正>矢志不渝、一以贯之、与时俱进,是新昌科技创新的三个关键词。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下,新昌如何再进一步?《小康》·中国小康网:近年来,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
<正>目的比较DCD和尸体供体在肝移植患者术后恢复的差异。方法我院从2013年1月至7月共实施肝移植42例(男32例,女10例),其中使用符合中国标准Ⅲ类的DCD供体24例(DCD组,年龄46.
会议
《比丘尼传》作为梁代释寶唱记载晋、宋、齊、梁四朝尼僧事跻的传记。释寶唱第一次系统地收集整理四朝之比丘尼事跻,通过“博探碑颂,广搜記集,或讯之博聞,或访之故老”的艰辛
晚唐五代时期,闽地偏于东南一隅,政局相对稳定,当地官员广纳贤才,发展文化教育事业,闽地文学盛极一时,莆田人黄滔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黄滔作为晚唐五代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为福
脂质第二信使尤其磷酸肌醇在细胞信号途径网络中具有重要作用,3-磷酸肌醇激酶(PI3K)产生的特异肌醇脂质3,4,5-三磷酸肌醇和3,4-二磷酸肌醇是调节Akt活性的重要作用分子,与多
脓毒症时,病原菌脂质(pathogenic lipid,PL)如脂多糖是诱发严重炎症反应的主要成分。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在PL清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调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学校给一个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临别时的一个仪式,而是平时日积月累的校风滋润熏陶。这些年,许多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金句不断,广为传播,还是因为的确有含金量,其影响力已经超出了校
报纸
本文以晚清新政改革中的社会教育为切入点 ,阐释新政作为一种社会变革 ,其阻力不仅来自于上层社会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抗 ,也来自于强大的传统社会习惯势力。本文运用新政时期的
针对电池供电仪器中对FIR数字滤波的需求与低功耗、低成本设计约束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专为无硬件乘法器MSP430单片机使用的高时间效率FIR滤波算法,并根据该算法研制了相
【正】 张居正,字叔大(1525——1582)湖北江陵人。隆庆元年(1567)入阁,万历元年(1573)出任明朝政府首辅(相当宰相)。他一生经历了明末的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当时正是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