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技术哲学视域下的制度异化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sistenc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学术界对于制度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制度的变迁、制度的创新等方面,对于制度极为重要的特性“制度异化”却没有充分地重视,对制度异化已有的研究非常薄弱,大多是就具体制度的异化现象而论,还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概念和对其本质的更深入的认识。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技术表现形式,需要将其放入社会技术哲学的视域下进行观照。国内对于制度异化的研究,也正因为没有把将其纳入社会技术哲学的视野才会如此薄弱。社会技术概念的兴起和社会技术哲学的形成,正好提供了这一适时宜的契机。借助该视角和理论工具观照制度异化现象,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社会技术话语中的制度,并不是价值中立的,在其身上附着着主体的价值诉求,而制度异化的本质正是制度主体价值的负向实现。制度的价值属性来源于制度的结构、属性和功能,主体价值附着于其中,对这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制度异化的具体形态,包括:制度结构价值的负向实现、制度属性价值的负向实现、制度功能价值的负向实现。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制度异化可以存在?论文给出了三方面的原因,包括制度自身内在方面的二重性矛盾、制度外在运行的巨系统复杂性特征、主体方面的认识局限和价值观失当。如果异化真的不可避免的,该怎样弱化异化的消极影响呢?制度的二重性矛盾和制度运行的复杂性都有其必然性,一时之间难以克服和跨越,制度异化的弱化和消解应该着重从主体方面进行思考。本文深入人类制度理性的核心,在经验理性和建构理性两种制度理性之间穿梭,对表现两者固有缺陷的工具理性和价值霸权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以寄寓价值诉求的社会技术来中和制度本然矛盾的设想。这样既避免了工具理性的消极影响,又为制度的价值理想找到了实现的工具和途径,可谓一举两得。
其他文献
哲学史上,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既贯彻在其历史观中,也贯彻在其自然观中;它是一种新的历史观与新的自然观的统一,是一种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可以说,马克
学位
阐述了两种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的研制过程。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抗冲击性能和显微结构的比较试验,研制成功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Ti(C,N)硬质刀具。 The development of two k
国家创新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适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变化、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而对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全局性的谋划。它是国家指导和制定技术创新
对马克思的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和重建的范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意识形态主导型和学理研究主导型。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脱离了意识形态限制的纯知识行为和脱离了既定知识影响的
学位
数学是马克思一生经常关注的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学习和研究数学,既是马克思个人的兴趣爱好;更是他担当社会道义,创立新学说的使命要求;也是他调适自我心境的独特方式。在学习和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