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南又名“泉城”,坐落于泰山之阴、古济水之阳,七十二名泉巧夺天工,造就出了自然与人文交相融合的独特城市人居环境,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描写她有“济南潇洒似江南”的名句。济南拥有两千年文化积淀,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将保留至今的清代城墙、护城河所围合的旧城区作为重点保护区。“济南旧城区聚落文明特征嬗变与保护”的研究目的在于:理查旧城区古今演变与现状,探寻古泉城人居环境的独具特点;研究发掘旧城区文脉内涵特征并提炼浓缩。在古今文脉混杂的时空现状下,对济南旧城区的聚落文明及建筑遗产进行发掘研究必须因地制宜、巧于因借,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等角度出发,以内涵研究为本,以查考寻迹、写实性抢救为主,将古籍记录、书刊论述与实际调查相结合,目标定位于提升旧城区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古为今用。本论文研究的范围界定为:东起黑虎泉北路—西至趵突泉北路、南起泉城路—北至大明湖路的济南旧城区,重点对“泉城路—芙蓉街—曲水亭街—后宰门街—县西巷”围合—域残存的泉、宅、院、巷等文化遗产作发掘研究,查考古泉城聚落格局形成的特定环境及变迁轨迹,包括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提炼旧城区泉水、院落、街巷等的文脉特征,探讨“人杰地灵”的古泉城聚落的生态文化理论以及当代社会背景下城市民居的可能形式;求证四合居本质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在时间跨度上,基于传统历史时期的划分更替对旧城区布局的深刻影响,侧重从“明清—开埠”旧城区的聚落文明特征,作总体上的分析总结及局部上的演变记录。而现代社会对旧城区的影响仍在继续,这是更加繁杂的。不管是理论研究,抑或是实践探索,在新时空下以“保护为首”的指导思想得到普遍认同。并由此兼论历史文化名城及旧城区传统风貌的保护,以及继续研究的方向。本研究拟探索我国古代特征城市的形成理论与经验,对历史文化遗产展开深入地发掘探讨,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对旧城遗迹散落区中残存的“资源建筑”深入查考,做出理论提升,从根本上探讨历代的生存空间、和谐的肌理秩序,开展聚落文明的特征嬗变与保护研究;基于历史、源于变迁,捕捉古泉城文明特色;高于生活、浓缩提炼,寻找城市民居的生态模式、和谐社会“组成细胞”的时代概念;完成旧城区内一些极有价值的、亟待总结探索的聚落文明的特征研究,是保护工作的深入与延续,也是对不足之处的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