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义: 脊椎相关疾病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学科之一,做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颈性心绞痛的研究及理论处于脊椎相关疾病的相对成熟期,其相关的研究及报道均较多,但多局限于相关病例的报道,而相关病例研究及机理阐述相对较少。目前虽然关于颈性心绞痛的部分发病机理已经得到公认,但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的原因及机制。随着生活条件及工作环境的改变,颈性心绞痛发病率逐年增高,并有年轻化趋势。由于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程度不够,加之有关该病理论基础尚不完善,误诊、漏诊患者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此,本研究观察了颈性心绞痛在临床的发病情况,统计分析了椎体的错位分布,分析了不同节段脊椎错位所致颈性心绞痛的发病特征,讨论了各节段的发病机理,以进一步指导本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于本病的的整体认识水平,从而能够正确的认识、诊断本病。 龙氏正骨手法历经了近40年的临床运用与推广,以其“方便、无痛、安全、有效”而闻名海内外,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的治疗手法深受广大患者及医者的好评。本研究通过龙氏正骨手法与传统旋转类手法治疗颈性心绞痛疗效对比,探讨手法复位的机理,为手法治疗学注入新的活力因素,推动手法治疗学向前发展,同时深入阐释证明了龙氏正骨手法的科学合理性。 临床发现胸椎小关节错位可影响到消化系统,经过手法整复错位小关节后,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可缓解或痊愈,这一现象符合脊椎病因学说,需要动物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证明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收集、观察,对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颈性心绞痛病例的颈胸椎错位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各自发病特点,对发病节段机理进行探讨,阐明其不同节段在临床发病中的分布情况;并对比分析龙氏正骨手法与传统旋转式复位手法在治疗颈性心绞痛疾病上的疗效差别。运用动物实验证明T5-T13小关节错位可影响到消化系统。 方法: 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7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两组所有病例的颈胸椎错位资料统一分析,分析单一椎体、不同节段、颈椎、胸椎、颈胸椎各自在颈性心绞痛发病中所占比例,探讨各自发病特征及机理。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对颈性心绞痛患者主要症状进行评分量化,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量表分数及治疗疗程进行统计学分析。过人工手术错位固定T5-T13小关节,观察消化系统相关指标的变化。 结果: 1、胸椎错位占颈性心绞痛发病的17.74%;颈椎错位发病约占受试者的29.03%;颈胸椎二者同时错位占所有受试者的53.23%; 2、颈椎中段、下段、胸椎上段每一节段都可以产生颈性心绞痛,但其各自发病机理不同; 3、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其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4、两组治疗后SAQ评分自身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治疗后SAQ评分对比,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5、两组患者治疗次数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6、胸椎小关节错位导致肝细胞空泡样变性,并伴有中央静脉淤血。 结论: 1、颈胸椎同时错位所致的颈性心绞痛约占临床发病率的50%,其次为颈椎,再次为胸椎,因此临床在诊断治疗时必须确定其发病节段; 2、C2-C3节段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C4-C6节段易伴有窦性心动过缓;C7-T2节段常伴有心房纤颤;T3-T5节段易伴有室性或房性早搏; 3、龙氏手法与传统旋转类手法对颈性心绞痛均有疗效,两组之间对比发现,龙氏手法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旋转式手法; 4、通过研究得出,龙氏手法在治疗颈胸椎小关节错位的过程中,具有安全规范、疗效显著等特点,适宜在临床推广。 5、T5-T13小关节错位可影响到消化系统,其中,肝细胞可出现变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