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本实验通过静电滴注法,制备PLGA及加入不同比例HA的细胞微载体,找到最佳制备条件。2、利用培养至第三代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细胞微载体共培养,检测r BMSCs的增殖及成骨活性的变化。3、r BMSCs与细胞微载体共培养体系中,加入普通生长因子及重组生长因子,检测r BMSCs成骨活性的变化。研究方法:1、采用全骨髓贴壁法,提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对第三代rBMSCs进行成骨诱导及成脂诱导,检验其多向分化潜能。2、光镜下观察,通过调节电压、针头内径及距离等条件制备出相应微载体的形状及大小。3、利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不同PLGA/HA比例的细胞微载体与第三代r BMSCs共培养,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经成骨诱导后,通过ALP检测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检测细胞成骨活性。4、上述共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IGF-1(普通生长因子)及DOPA-IGF1(重组生长因子)。经过成骨诱导后,通过ALP检测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检测细胞成骨活性。研究结果: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提取并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贴壁生长,且细胞生长曲线呈直线上升趋势。细胞经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可见钙结节沉积;经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可见脂滴形成。2、通过对各种制备条件的探索,我们制备出球形规则,直径大小较均一的细胞微载体。通过实验证明,后期用于实验的细胞微载体制备条件为:电压为3.5kV,注射器针头型号27G,注射器距接收装置距离80mm,接收装置溶液为60%乙醇。3、r BMSCs与细胞微载体共培养后,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加(*P<0.05),且随添加HA比例增加,细胞增殖活性呈正比例增加。ALP检测显示,加入HA的复合细胞微载体较单纯PLGA微载体,其细胞成骨活性增强(*P<0.05)。随添加HA比例增加,成骨相关基因表达量增加,但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ALP检测显示,加入DOPA-IGF1的共培养实验组较单纯细胞微载体组和加入IGF-1的共培养组相比,成骨活性增强(*P<0.05),成骨相关基因表达量增加,但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成功分离并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后证明其符合干细胞特性。2、成功制备球形规则、直径大小较均一的细胞微载体,并探究出制备的最佳条件。3、通过r BMSCs与细胞微载体共培养,证明其对rBMSCs细胞增殖活性有促进作用,且HA比例适当增加,其增殖活性增强。对其成骨活性有部分影响,但需进一步研究。4、加入重组生长因子后,细胞的成骨活性受到一定影响,但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