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推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通过国际广泛采用的20分症状体征和功能状态的积分量表、MPQ疼痛询问量表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客观评价指标,科学评价针推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为该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应用依据和指导原则。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80例受试者均来源于2009年6月—2010年1月期间,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所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80例患者按PEMS3.1版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及随机分配表,按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治疗组(针刺、推拿结合中药组)、对照1组(针刺结合推拿组)、对照2组(针刺结合中药组)和对照3组(推拿结合中药组),每组各20例,每日治疗一次,6天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一天,治疗两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20分症状体征和功能状态的积分量表、MPQ疼痛询问量表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浆SP、TNF-α含量的变化进行客观分析。结果:1.综合疗效比较: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25%、26.3%、25%,治疗组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显效率分别为40%、5%、5.3%、5%,治疗组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0%、89.5%、85%,治疗组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显效率分别为95%、60%、63.16%、60%,治疗组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0分症状体征和功能状态的积分的比较:治疗前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疗程后,各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积分治疗组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二个疗程后,各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积分治疗组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PQ疼痛询问量表积分比较:PRI值、VAS值及PPI值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疗程后,PRI值、VAS值及PPI值各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PRI值、VAS值及PPI值治疗组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二个疗程后,PRI值、VAS值及PPI值各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PRI值、VAS值及PPI值治疗组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浆SP含量比较: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各对照组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浆TNF-α含量比较: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各对照组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针推结合中药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无论是临床显效率还是症状体征功能状态积分和疼痛积分的改善,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各对照组,降低血浆SP和TNF-α的含量,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