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江南三部曲”的诗意建构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das9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先锋文学的主力干将,格非在教学之余一直坚持着文学创作。因为特殊的身份,格非作品书卷气息十分浓厚。这种书卷气息来源,既有格非江南故乡所赋予他的那种温婉,也得益于格非浓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从一开始对西方文学理念的追随,到后来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学价值的发现,格非走过了一个艰辛的过程。2004年《人面桃花》的推出,是格非复归古典的集大成之作。《人面桃花》出现,使得人们的研究的焦点由格非文本迷宫的搭建转向了格非与古典文学的关联。格非在创作了《人面桃花》之后,又写出了《山河入梦》、《春尽江南》,并将三部作品合称“江南三部曲”。由于作品时间跨度大、风格明显的不同,有不少人认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是断裂的。针对每部作品的研究相对较多,笔者将把这三部作品看做一个整体,从内在即“诗意建构”的角度,对“江南三部曲”做出一个整体性的分析。  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将分别从选题的意义、格非回归古典之路、三部曲的诗意建构、三部曲诗意的传承和流变等角度对格非的“江南三部曲”进行分析。从在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大的文学创作环境来看,格非创作走向古典是双重作用的结果。《人面桃花》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格非长期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必然成果。在第二章中,笔者将从小说体裁的诗意内核这一角度,重点分析格非是如何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江南三部曲”在诗意内核和形式上虽然有所传承,但是那种分裂与流变也是明显的。这些流变的产生是有原因的,对这些原因的探究结果,更显示了格非作为知识分子所有的操守。创作力充盈的格非,暗示了新历史叙事今后的走向。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