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复合材料表面熔覆Mo基合金及其组织结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C复合材料在中高温范围内的抗氧化涂层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其在1800℃以上超高温范围的抗氧化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目前较为有效的贵金属Ir涂层由于热膨胀系数与C/C复合材料差异较大而在服役过程容易剥落导致失效。本文采用表面改性方法以解决热膨胀不匹配的问题,初步研究两种不同的表面熔覆技术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的Mo合金熔覆层,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及纳米压痕技术分析其组织结构和微观力学性能,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采用真空熔覆法制备Mo-Cr合金熔覆层,10%wtCr熔覆层中具有较多的裂纹缺陷,而20wt%Cr熔覆层较完整,熔覆层与C/C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在靠近熔覆层外侧则存在微孔洞。熔覆层的主要物相组成为Mo、 Cr7C3、 Mo2C、MoC。熔覆层与基体的界面为富Cr层,Cr向C/C基体扩散并在界面处富集形成碳化铬。随着Cr含量的增加,涂层显微硬度增大,20wt%Cr硬度值达到1633HV。采用氩弧熔覆制备Mo-Ti合金熔覆层,通过设计圆锥孔使熔覆层与C/C基体有效结合。熔覆层的物相组成主要为MoTi固溶体、Mo、Mo2C, TiC。形貌组织从过渡层到熔覆层表面是由平面晶向胞/枝晶转变。在C/C基体与熔覆层界面附近的组织随着电流的增大,枝晶逐渐增大。熔覆层的硬度由里向外硬度值先减小后增大渐趋平稳。熔覆层的显微硬度随着Ti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当Ti为20wt%时,硬度值为989.3HV。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合金熔覆层进行微观力学性能分析。通过载荷-位移曲线计算不同相的硬度和弹性模量。Mo-20wt%Cr熔覆层中富Cr相的硬度和当量弹性模量分别为18.6GPa、355.4GPa,富Mo相的分别为8.4GPa、322.4GPa。 Mo-20wt%Ti熔覆层中富Mo相的平均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8.5GPa、280.5GPa。随着Ti含量的增加,熔覆层中富Ti相硬度和弹性模量增大,20wt%Ti熔覆层分别为27.2GPa、338.8GPa。3种不同含量的熔覆层在保载10s过程中发生位移,20wt%Ti的熔覆层具有更高的抗压痕形变能力。
其他文献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急速膨胀并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展,部分新建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设施等不可避免地建筑在由早期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填埋所形成的垃圾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NMCs)是一类较新型的有机合成农药,由于具有活性高、毒性中等、分解代谢较快的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地使用,用量仅次于有机磷类和有机氯类农药。随
摘要:本文采用RMI法,制备了C/C-SiC-Cu5Si复合材料,研究了C/C-SiC-Cu5Si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失效机制以及摩擦磨损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全网胎为预制
构建质量控制体系是环境监测中获取准确监测结果的保障。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规范的河流和湖库沉积物重金属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无法满足现代环境监测的要求。为使河流和湖库沉积物
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纳米碳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化学催化和电化学储能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纳米碳材料易聚集、表面无活性官能团,难与其它材料进行复合,这成为阻碍纳米碳材料实际应用的瓶颈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论文设计采用石墨烯量子点(GQD)修饰纳米碳材料,既可以提高纳米碳材料的分散性能,又能在不破坏纳米碳材料共轭结构的基础上,为纳米碳材料表面带来能与金属离子、聚苯胺等
论文作者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出Ni包覆的TiC复合粉末,并采用热等静压法制备出TiC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采用真空烧结法制备出Ti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20世纪贵阳市所修建的人行天桥中,师大天桥是贵阳市较为有名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出于新的建设需要,延安东路与宝山北路交叉路口的师大天桥即将拆除.消息传出,引起一大波回忆.
期刊
铜锆基非晶复合材料具有的高强度,高硬度等力学特性使其在航空航天、电子行业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质。研究不同组元、不同成分对不同合金系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
摘要:镁锂合金因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阻尼性能好等优点,在航天航空领域、电子工业及通讯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硼化物强化镁锂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制备的
活塞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工况条件极为苛刻,活塞材料因此需要优异的综合性能。为了提高现有铝硅活塞合金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有限元与实验结合的方法,通过改变不同第二相(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