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GILZ具有炎症抑制、上皮细胞钠通道的调节等多项作用,目前认为是GCs发挥作用的重要介质。siRNA自被发现就誉为基因研究史上的革命性突破,其对靶mRNA的抑制作用具有特异性和高效性的特点,是特异性抑制基因表达的强效方法。本实验通过体外条件培养获得足够数量和纯度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应用已构建的编码小鼠GILZ基因的质粒载体和GILZ特异性siRNA体外转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检测GILZ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建立GILZ的高表达和沉默模型,为下一步研究巨噬细胞中GILZ基因特性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培养获得足够数量和纯度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法国Polyplus-transfection公司的INTERFERinTM和jetPEITM转染试剂分别将siGILZ和GILZ转染至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干扰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无关序列siC组、siGILZ组,分别取处理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作为观察点。GILZ基因转染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质粒AAV组、GILZ组,也分别取处理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作为观察点。RealtimePCR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GILZ的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各处理组细胞GILZ的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干扰试验中与对照组和无关序列siC组相比较,siGILZ组明显降低6小时后GILZ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GILZ基因转染试验中,与对照组和空质粒AAV组相比较,GILZ组明显升高GILZ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其中6h组表达最高。结论:GILZ的高表达和沉默模型成功构建,可以转染试剂处理6小时作为GILZ干扰和转染的处理时间。目的: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组成部分,具有包括吞噬作用、抗原提呈及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在不同微环境中,巨噬细胞主要分为M1型和M2型,M1型巨噬细胞可直接吞噬和杀伤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细胞、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专职呈递抗原参与正向免疫应答;M2型巨噬细胞表现为较低的抗原呈递能力,并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等下调免疫应答。本实验试图探讨GILZ能否通过促进腹腔巨噬细胞转变为M2型巨噬细胞而发挥负向调控作用。方法: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DEX组、GILZ处理组、siGILZ处理组。RealtimePCR法检测各处理组M1和M2标志性分子表达情况、ELISA法进行细胞因子的检测,流式检测处理后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Western-blot检测各组TLR4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Dex组与GILZ处理组高表达M2标志性分子Arginase-1、FIZZ-1和Ym-1,低表达M1标志性分子i-NOS;抑制促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及IL-12的表达,而提高抗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调TLR4、IRAK1、IRAK2和TRAF6等TLR4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而siGILZ却低表达M2标志性分子Arginase-1、FIZZ-1和Ym-1,高表达M1标志性分子i-NOS;促进促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及IL-12的表达,而抑制抗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上调TLR4、IRAK1、IRAK2和TRAF6等TLR4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p<0.05)。结论:GILZ促进M2型巨噬细胞的产生,抑制促炎症因子的表达,而促进抗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信号通路分子的机制。目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地塞米松通过直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氢过氧化物生成和中性粒细胞游出,阻止磷脂酶A2和花生四烯酸代谢,从而抑制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本实验探讨GILZ是否可通过促进腹腔巨噬细胞转变为M2型巨噬细胞来降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通过invivojetPEITM转染试剂构建GILZ体内转染于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Dex组、AAV空质粒处理组、GILZ处理组,取再灌注4小时作为观察点。检测ALT和AST情况、HE染色看病理学变化,ELISA法进行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和AAV空质粒处理组比较,Dex组和GILZ处理组明显降低ALT和AST的表达(p<0.05),较明显减少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的组织损伤,抑制促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及IL-12的表达,而提高抗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p<0.05)。结论:本实验从体内研究环境发现GILZ通过诱导M2型巨噬细胞产生,保护缺血再灌注肝脏的肝功能的作用,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保护缺血再灌注的肝脏的结构相对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