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建造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加速器系统可以提供能量为几个MeV/u到2.3GeV/u的重离子束流,超重合成机制研究和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研究是该加速器系统上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HIRFL-CSR建造的同时,对相关物理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是为了配合在HIRFL-CSR开展的超重元素合成机制所进行的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超重元素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基于现有的弹靶组合体利用已知反应机制所得到的超重核素距离超重稳定岛仍相差几个中子.接着,我们对核耗散及其探针—断前粒子多重性做了较详细的说明.在第二章中,我们对统计模型、动力学加统计模型和路径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在CDSM和MCDSM的理论框架内,我们对合成相同复合核的两个具有不同质量不对称性的反应道16O+181Ta和19F178Hf进行了计算,结合断前粒子发射和蒸发剩余截面对热核退激过程中入射道效应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1)在基态到鞍点间,断前粒子多重性随着入射道弹靶组合体质量不对称性的降低而减小,而在在鞍点到断点间,断前粒子多重性随入射道质量不对称性a的降低而增大.(2)对于合成相同复合核的两个不同反应道,熔合截面的大小与入射道的质量不对称性有关,质量不对称性较大的反应有更大的熔合截面.此外随着入射能量的增加,反应截面的差值逐渐减小,当能量达到一定值时,这种差异消失.(3)对于同一反应,在核摩擦相同时采用较弱能级密度参数得到较大的剩余截面;而在能级密度参数的形变关系相同时,采用OBD核摩擦计算得到的蒸发剩余截面要比采用SPS核摩擦多.该现象不依赖于入射道的质量不对称性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