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868年第一个《道德经》英译本诞生以来,其英译本数量不断增长,如今已超过百种。由于这些译本产生于不同的年代,出自不同的译者,所以呈现出纷繁的语言现象,反映出译者各自不同的翻译策略。此论文主要探讨其中十个英译本之间的异同。为反映《道德经》翻译的历时特征与中西译者之间的文化差异,笔者选取的译本跨越了各个历史时期,涵盖了中西译者,其中西方和中国译者的译文各占一半。论文运用描述翻译学的研究成果,采取从功能与历时角度分析译文的方法,尽可能客观地描写译本之间的异同点,着重分析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论文首先总结了中外学者就多个《道德经》英译本所做的研究,并简要分析其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为弥补部分缺陷,笔者引入描述翻译学理论来总结与分析现存的部分译本。然后,论文简要介绍《道德经》原文及其作者,以及所选译本的基本信息,并对十个译本进行以功能和产品为取向的描写。在以功能为取向的历时描写中,首先对整个《道德经》英译历史作简要分期:基督教化时期(1868-1905);顺应西方时期(1915-1973);多元化阐释时期(1973—),总结各个时期的翻译规范。然后笔者分析十个译本之间的历时性差异,并辅以实例进行阐释。在以产品为取向的描写中,笔者首先总结中外学者所共同面临的翻译难点:一为底本的选择;二是古汉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理解。并简要分析这些翻译难点所造成的翻译差异。接下来,简要分析中西译本之间存在的民族差异。前面两种描写涉及时空因素所导致的差异,最后谈到时空交汇,即互文性。在这部分,论文主要分析十个译本之间的相互借鉴,以及译本与相关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 笔者认为描写翻译学对《道德经》英译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翻译的不完整性”观点和“功能优先”原则为众多译本的出现提供解释和理据,其“任何翻译都经过了译者不同程度的操纵”的观点突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体性。尤其在《道德经》英译中,译者与作者、评注者、读者之间多向交流,“周旋”于众多因素之中,其翻译中的具体选择会基于不同的考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