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酸化过程中,由储层非均质性引起的酸化不均匀问题日益凸显,转向酸的研发与应用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主要通过双岩心并联酸化实验研究压差及流量变化规律分析转向酸的转向效果,却忽视了低渗岩心酸蚀蚓孔形态的定量化表征。研究表明,目前关于转向酸性能评价还有以下三点尚待进一步研究:一、在转向酸性能评价方面尚未形成一套数字化定量表征方法;二、三种常见转向酸能够发生转向的最大渗透率级差仍不清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酸化过程中,由储层非均质性引起的酸化不均匀问题日益凸显,转向酸的研发与应用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主要通过双岩心并联酸化实验研究压差及流量变化规律分析转向酸的转向效果,却忽视了低渗岩心酸蚀蚓孔形态的定量化表征。研究表明,目前关于转向酸性能评价还有以下三点尚待进一步研究:一、在转向酸性能评价方面尚未形成一套数字化定量表征方法;二、三种常见转向酸能够发生转向的最大渗透率级差仍不清楚;三、针对同一渗透率级差在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转向效果是否相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开展了强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酸液转向性能实验研究。基于双岩心并联酸化后低渗岩心酸蚀蚓孔图像判断不同渗透率级差下的转向能力,探究三种转向酸体系的最大转向级差。研究表明,泡沫酸、VES酸和泡沫基VES酸的转向能力分别为7.84、9.84和14.95;借用数字化表征手段,提出了一套以高渗岩心最大压差比、低渗岩心渗透率改善程度和无因次酸蚀蚓孔长度为指标的酸液转向性能实验评价方法,评价了三种转向酸体系在最大转向级差下的转向效果。实验研究表明,泡沫酸在最大转向级差处,低渗岩心改善程度13.09%,酸蚀蚓孔长度2.07cm,高渗岩心最大压差比7.88,转向效果中等;VES酸在最大转向级差处,低渗岩心改善程度39.24%,酸蚀蚓孔长度3.48cm,高渗岩心最大压差比21.92,转向效果中等;泡沫基VES酸在最大转向级差处,低渗岩心改善程度54.28%,酸蚀蚓孔长度5.07cm,高渗岩心最大压差比30.54,转向效果较好;本文进一步探究了不同渗透率条件对三种转向酸体系转向性能的影响,从转向能力来看,不同渗透率条件对泡沫酸转向能力影响不大,渗透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VES酸和泡沫基VES酸的转向能力,提升幅度分别为20.85%和48.47%。从转向效果来看,随着渗透率增加,三种转向酸体系的酸蚀蚓孔长度和渗透率改善程度增加,转向效果也随之增强。渗透率条件对三种转向酸影响程度排序为:泡沫基VES酸>VES酸>泡沫酸。酸液体系转向性能的研究和认识对于改造强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研发转向酸体系和酸化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针对致密油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暂堵转向技术有利于增加泄油面积,改善压裂裂缝井网。但是,目前暂堵剂存在突破压力梯度小、压裂液滤失量大、降解性能差等问题。本文基于自主研发的变形颗粒暂堵剂体系,评价该变形颗粒暂堵剂的性能。利用甁试法,考察不同配方暂堵剂在不同条件下的膨胀倍数及降解性能,结合甁试法和黏度测试,考察不同粒径、配方、矿化度、p H值、温度对暂堵剂膨胀倍数和降解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
砾岩油藏是一种重要油气藏类型,部分储层需要水力压裂后才可开采。为了取得更好的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对砾岩储层的可压性与塑脆性评价必不可少。除压裂外,岩石破碎、井壁稳定分析等都需要掌握砾岩的力学性质。与致密砂岩和页岩细粒沉积致密储层相比,砾岩含有大量的砾石、非均质性强,力学性质受砾石颗粒影响大,砾石的尺寸、分选、磨圆、支撑方式等均对力学性质有影响,影响因素多,变化复杂,测试获得的砾岩力学性质规律性、代表
查明不同地质因素对陆相页岩含气性的控制作用并开展含气性评价对指导陆相油气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页岩形成于典型的陆相沉积环境,泥页岩厚度大分布广,通过有机碳含量测试、成熟度测试、岩石热解测试、气体吸附测试、高压压汞、扫描电镜等技术方法测得页岩层内TOC平均为1.2%,Ro均值为1.655%,储层内主要发育微孔和中孔,孔隙类型包括矿物格架孔、晶间孔、溶蚀孔、有机质孔,孔隙度平均为2.
页岩成熟过程中孔隙和物性演化规律尚不清楚,明确不同成熟度页岩的孔隙和物性的演化过程对深化页岩气储集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核磁共振(NMR)技术对自然演化页岩和热模拟页岩样品开展孔隙和物性的定量表征,查明不同成熟度页岩样品的孔隙和物性特征,分析页岩储层物性和孔隙演化规律,阐明页岩储层孔隙演化控制因素,深入揭示页岩储层的形成机理。论文取得的成果包括:(1)恢复了页岩孔隙演化过程,热演化阶段除宏孔外
暂堵转向压裂是提高储层改造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是将暂堵材料注入裂缝内形成致密暂堵段塞,从而降低液体滤失,迫使流体在缝内憋压从而形成复杂缝网。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已经在现场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增产效果显著。如何高效、准确的封堵地层是该技术的关键,暂堵剂在裂缝中的封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裂缝表面形貌是影响缝内暂堵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目前国内外对裂缝表面形貌如何影响暂堵规律的研究还有所欠缺,仍需要深入
克深地区高温高压致密砂岩酸压可注入性差,酸岩反应速率快,有效酸蚀缝长短,此外常规土酸体系还容易产生二次沉淀,造成储层永久伤害,增产改造效果较差。螯合酸由于具有良好的性能而被应用于目标地区进行酸压增产改造。螯合酸体系兼具抑制二次沉淀和缓速特性,在砂岩酸压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其作为新体系,储层条件下的刻蚀裂缝导流能力和暂堵酸压转向规律不清楚,无法指导酸压工艺设计和现场应用。本文针对螯合酸体系,对其基本酸
低渗油藏是我国石油工业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增储上产的重要资源,表面活性剂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的方法,而现有表面活性剂界面效率低,成本高难以在现场推广应用。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极高的界面活性和优异的协同增效作用,应用潜力巨大。本文基于实验室合成的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GAES,通过筛选复配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复配比和体系用量,得到了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并给出了超低界面张力的形成机理。同时还对体
近年来,随着北美页岩气革命的兴起,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在石油工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常规油气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水平井大规模压裂改造。实际施工发现,多次注入压裂有可能可以扩大改造体积,增强裂缝系统复杂性,从而提高改造效果。在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EGS)中,为降低诱发地震风险,也尝试采用循环注入压裂,实现低压下的地热储层改造,从而实
常规聚合物驱在高温高盐条件下存在体系易降解、无法有效保持黏度的问题。国内外主要通过采取加聚、缔合、交联等手段增加聚合物体系耐温耐盐性能。本文从交联的方法出发,形成驱油用弱交联聚合物体系,从而提高体系耐高温性能。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SDPJ-1耐温型驱油用弱交联聚合物体系,确定了该体系较优配方为0.6%聚丙烯酰胺+2%F型交联剂+0.025%C型交联剂+0.1%硫脲;考察了单体与体系的配伍性,筛选
页岩储层微纳米孔隙结构特征控制着页岩气的赋存和运移。因此,精细表征页岩储层孔隙结构是页岩气勘探评价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弄清页岩气成藏机理的重要内容。本论文以川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总有机碳(TOC)测试和矿物组成分析并对样品进行岩相划分。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处理软件定性和定量表征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并依据有机质形成机理和孔隙结构特征将有机质划分为5种类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