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系统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可加大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投资,增加交通的供给,并满足更多的交通需求,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对规划我国交通系统的规模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经济发达国家美国与中国进行对比分析,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研究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动态关系及其演化规律,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对我国大交通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交通问题的历史、根源和前景,并指出采用动态分析考查交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我国交通建设的巨大意义。第二,综述了非线性协整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分析了该方法应用于宏观以及微观交通领域的优势。第三,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交通建设经验,分析了交通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两者阶段性特点出现的本质原因。第四,分别以中美经济交通的发展为背景,以公路建设总里程和国民生产总值(GDP)为指标,运用非线性协整的方法,分析了宏观交通供给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及阶段性特征。研究美国数据发现GDP达到一定规模时,公路建设总里程随GDP增长的增长率明显变小并没有再次出现大幅度反弹的趋势,证明了阶段性特点的出现。而研究中国数据表明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公路里程不断增长的阶段。第五,以车辆出行总里程为指标,研究了交通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阶段性特征。包括对美国全国车辆出行总里程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动态关系研究,以及对美国加利福尼亚洲车辆出行总里程与洲生产总值(GSP)的动态关系的研究,寻找阶段性特点出现时的共性。分析发现,交通出行需求增长也有随经济增长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1000美元和17000美元时,交通出行随经济增长的增长率开始下降,并不再反弹。最后,分析了研究美国历史数据的结果对中国应用的可行性,对比美国的变化预测了中国交通发展的趋势,并给出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