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与现代金融业相互融合,刺激了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数字保险、数字财富管理等新金融形式的蓬勃发展,为普惠金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传统金融业发展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更多被排除在传统金融体系以外的群体可以参与到金融活动中,享受更方便快捷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金融需求,提高金融服务的触达能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改革国内发展机制,不断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惠及更多群体的同时,并没有改变金融业原有的风险性,还带来了金融科技的一些负外部效应,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金融消费者是参与金融市场交易活动的主体,他们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与满意度是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健康持续发展的最终标准,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可以确保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偏离其以人为本的目标。本文从数字普惠金融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核心概念界定入手,对长尾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双峰监管”理论进行梳理,着重分析了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其中优势有: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有序推进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初步建立,劣势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不健全、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机制不到位和金融消费者维权困难,机遇有:数字普惠金融便捷高效的客户触达性助力金融消费者实现金融参与权、丰富的场景化运营助力金融消费者实现自主选择权,挑战有:平台化运营对金融消费者的隐私与信息安全权提出挑战、数字技术的虚拟性对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提出挑战、第三方支付对金融消费者的资金安全权提出挑战。对金融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典型案例—e租宝和维权成功的案例—宜人贷进行深入剖析,总结了实践发展中的经验教训;通过借鉴美国、英国和日本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建设经验,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行业监管模式、金融服务商的自身建设、行业协会自律机制、金融消费者自身金融素养的提高和非诉讼金融纠纷调解机制多个角度提出了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政策建议。本文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视角研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拓宽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丰富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理论;选取数字技术发展满足金融消费者金融需求以及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引起社会各方力量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