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海岸带盐沼湿地土壤碳循环研究成为热点问题。河口湿地处于水陆相互交错地带,是陆地海洋相互作用和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焦点之一。湿地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转化为有机质,待植物死亡后,植物残体经腐殖化、泥炭化作用形成腐殖质和泥炭,储存于湿地土壤中,起到“汇”的作用。另一方面,湿地也是温室气体的“源”,土壤有机质经过微生物矿化分解作用产生的cO2和在厌氧环境下与甲烷发生菌作用产生的cH4释放到大气中。所以,尽管全球湿地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4%-6%,但是其碳储量却占陆地碳库的12%-20%,比农业生态系统、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储量都要高。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湿地碳储量和碳循环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综合考虑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三种典型植被(海三棱蔗草,互花米草,芦苇)和土壤的固碳、储碳和排碳作用机理,定量研究“个体—种群—群落—景观”尺度湿地的碳汇效应,探索湿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稳定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出长江口湿地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调控策略,可为制定我国和上海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和维持滨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国家的碳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本研究结合了野外湿地调查和室内实验室分析,以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空间遥感技术选择样线与样点,在春、夏、秋、冬四季进行采样,并通过实验室样品分析进行不同季节植物与土壤的碳累积过程测定,同时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最小显著差数法(LSD)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a=0.05),并对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和土壤碳储量的垂直分异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盐沼植被总生物量表现为互花米草群落>芦苇群落>海三棱藨草群落,且植物地上生物量在夏、秋季最高,地下生物量在冬季最高。不同盐沼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垂向分布在各季节的变化规律相似。海三棱藨草在5-10cm处最大,之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互花米草群落地下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在30-35cm处最大;芦苇群落的地下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少,在30~35cm区间最大。湿地土壤碳储量(0~50cm)在春季最低,随后均逐渐增加,至冬季达到最大值。土壤碳储量年增量从高潮滩向低潮滩递减,表现为芦苇群落>互花米草群落>海三棱蔗草群落>光滩。光滩土壤碳储量在25-30cm处最高,海三棱藨草在10-15cm处达到最大值,互花米草在30-35cm处达最高,芦苇在30-40cm处达到最大值,且植被土壤碳储量分布与地下生物量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同时,光滩和三种盐沼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年增量和土壤碳年增量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以长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为对象,调查了长江口典型湿地崇明东滩土壤碳储量的时空动态,对比了不同盐沼植被对土壤碳储量和垂向分布的影响,表面盐沼植被初级生产力是影响河口湿地土壤碳储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不同盐沼植物群落土壤碳储量与地下生物量具有相关性,随着盐沼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增加,土壤碳储量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