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发光电化学池产业的发展,廉价易得的Cu(I)发光配合物因具有丰富的构型和优良的光物理性质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以Cu(I)-卤素为代表的发光配合物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论文设计合成了新颖吡啶基苯并恶唑配体,结合引入第二配体膦配体,合成了一系列基于碘化亚铜双核铜配合物。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均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测试,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对合成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运用热重分析、紫外-可见漫反射对配合物的性质做了进一步研究,并探讨了配合物结构与发光性质之间的关系。论文主要内容如下: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四个新颖吡啶基苯并恶唑配体,分别是:2-(3′-吡啶基)苯并恶唑(简称3′-PBO)、5-甲基-2-(3′-吡啶基)苯并恶唑(简称3′-PBO(5-CH3))、2-(4′-吡啶基)苯并恶唑(简称4′-PBO)、5-甲基-2-(4′-吡啶基)苯并恶唑(简称4′-PBO(5-CH3))。利用所合成的吡啶基苯并恶唑配体与第二配体膦配体以及碘化亚铜组装,合成了一系列双核Cu(I)配合物:{C u 2(μ-I)2(3′-P B O)2[T P P(3-C H 3)]2}(1),{C u 2(μ-I)2(3′-P B O)2[T P P(4-C H 3)]2}(2),{Cu2(μ-I)2(3′-PBO)2[TPP(3-OCH3)]2}(3),{Cu2(μ-I)2(3′-PBO)2[TPP(4-OCH3)]2}(4),{Cu2(μ-I)2(3′-PBO)2[TPP(4-OCH3)]2(CH3CN)2}(5),{Cu2(μ-I)2[3′-PBO(5-CH3)]2[TPP(3-CH3)]2}(6),{Cu2(μ-I)2[3′-PBO(5-CH3)]2[TPP(4-CH3)]2}(7),{Cu2(μ-I)2(4′-PBO)2[TPP(3-OCH3)]2}(8),{Cu2(μ-I)2(4′-PBO)2[TPP(4-OCH3)]2}(9),{Cu2(μ-I)2[4′-PBO(5-CH3)]2[TPP(3-CH3)]2}(10),{Cu2(μ-Br)2(3′-PBO)2[TPP(4-CH3)]2}(11),{Cu2(μ-I)2[4′-PBO(5-CH3)]2[TPP(3-OCH3)]2(CH3CN)2}(12α),{Cu2(μ-I)2[4′-PBO(5-CH3)]2[TPP(3-OCH3)]2(CH3CN)}(13β)。对配合物均进行了单晶结构分析,晶体结构显示配合物1-13均是以Cu2(μ-X)2(X=Br,I)为中心,与两分子膦配体、两分子吡啶基苯并恶唑或其衍生物配体进行配位。每个Cu(I)离子与一个氮配体、一个膦配体以及两个卤素配体组成四配位的扭曲四面体构型。其中配合物12、13是基于碘化亚铜的两个同质多晶配合物。热重分析表明合成的双核Cu(I)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液体紫外-可见吸收表明,溶液中配合物的吸收主要来自于配体的π-π*的电子跃迁吸收。结合晶体结构,研究了电子效应以及位阻效应对配合物发光的影响。发现当氮配体上引入供电子基时会使发射光红移。另外发现含膦配体的位阻作用也是影响配合物配位中心构型的因素之一。间位取代的膦配体位阻要更大,组成的配合物的结构在激发态不易变形,发射光蓝移。根据对同质多晶配合物12、13的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配合物13可能是动力学控制的产物。结合量化计算结果,配合物的发射主要来自金属-配体之间的电荷转移跃迁(MLCT)同时混有卤素-配体间的电荷转移跃迁(XL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