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复植物作为监测环境污染物一种有效的生物指标,以超富集植物为基础的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受到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3044)、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2004527)和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基金(05JY029-088-1)联合资助。以都江堰川芎GAP基地的肾蕨为研究对照,在实验室开展了模拟污染的水培、土培盆栽肾蕨修复植物试验,并以盆栽肾蕨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肾蕨中痕量砷的赋存形态及其解毒机制研究。主要研究内容:①探索不同形态砷As(Ⅲ)、As(Ⅴ)、MMA、DMA的树脂分离—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②肾蕨水培研究;③植物样品浸提液的选择;④通过盆栽实验对肾蕨中砷的形态分析,揭示超富集植物中砷的富集、转化规律。本文主要结论:①建立了不同形态砷MMA、DMA的树脂分离—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②采用树脂分离—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对不同形态砷As(Ⅲ)、As(Ⅴ)、MMA、DMA测定,首次揭示了不同形态砷As(Ⅲ)、As(Ⅴ)、MMA、DMA在植物(生物样品)中的分布、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GAP基地肾蕨各部位砷含量的分布特征为:根部>叶>茎。而各个形态的分布特征为:As(Ⅲ)>As(Ⅴ)>MMA>DMA;③通过调节pH值以及添加EDTA和腐植酸,发现肾蕨在碱性条件以及添加EDTA的条件下对砷污染的修复效果更为明显,且现植物中的砷最后转化为有机砷储存在叶片中,来防止植物中毒,这一研究可为超富集植物的解毒机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