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森林、海洋被我们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称,是处于陆地、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具有重要的水文和生态功能。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猛增长,以至于湿地资源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严重威胁到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能及时、准确的掌握,并了解湿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情况,防止湿地的消亡和退化。合理开发并利用湿地资源,目前已成为科学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分别以珠海市和山西省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汾河流域1970年的MSS,1995年的TM、2009年的TM及珠海市1995年TM、2002年ETM和2009年的CBERS各三期遥感影像数据。分别结合山西省汾河流域地形图、汾河流域彩红外航片和珠海市地形图,对两个研究区域进行了湿地现状信息提取,并采用了湿地动态度、马尔科夫模型和转移矩阵对湿地进行动态变化分析。最后对这两个研究区域湿地分布现状进行分析,探求其中的驱动机制,并结合这两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湿地生态保护和综合防治措施,以实现这两各地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湿地的现状和变化研究,不仅能够从数据上反映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以从矢量图中直观地显示其空间分布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反映两个研究区域的湿地在空间的发展规律。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在时间、空间上具有很大的优势。(2)分别利用湿地动态度和马尔科夫模型对这两个研究区域的湿地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珠海市1995-2009年间、汾河流域1970-2009年间天然湿地基本上都是呈减少的趋势,而人工湿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珠海市人工湿地的增幅超过了天然湿地的降幅,总的湿地面积呈增加的趋势,反而在汾河流域虽然天然湿地在逐年减少,人工湿地在逐年增加,但是人工湿地的增加面积要小于天然湿地的减少面积,所以汾河流域总的湿地面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人工湿地的动态度最大、转化率最为明显,说明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预越来明显。(3)利用南北湿地变化对比,分析南北湿地变化的不同,总结出在湿润地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减少的不同原因,其驱动力因子分为自然驱动力因子和人为驱动力因子。自然驱动因子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等;人文驱动因子包括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法制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宣传力度不够等。自然驱动因子和人文驱动因子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现在的湿地状况。其中人文动因子起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