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温度附近CO2在多孔固体上吸附行为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回顾经典吸附理论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超临界吸附的研究现状。临界温度附近吸附现象的研究是吸附领域的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相关的实验及理论研究的报道很少。临界温度附近吸附现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二氧化碳临界温度附近多孔固体上的吸附行为。临界区附近,温度和压力的微小波动会对吸附测量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本实验所用的吸附装置其温度和压力的测量精度与目前发表的文献中所提到的高压吸附装置相比是最高的,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用容积法测定了二氧化碳在微孔(活性炭)、中孔(SG1硅胶)和大孔(SG2硅胶)三种吸附剂上跨越临界温度(304.12k)的吸附等温线,温度范围:253.15k-360k,压力范围0-18Mpa。用氮气77k吸附和二氧化碳273.15k吸附对上述吸附剂进行了表征。二氧化碳在微孔吸附剂上的等温线,无论是亚临界温度还是超临界温度,均呈Ⅰ型。在亚临界温度下,292.15k、298.15k的等温线出现了最大值。尽管近临界区存在着多分子层吸附的可能性,吸附机理仍然以单分子层为主。用等温线线性化方法确定绝对吸附量,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吸附相的性质。用周理等提出的模型化方法以及基于ESD方程的SLD模型分别成功地拟合了二氧化碳跨越临界温度的吸附数据,SLD模型可以直接拟合和预测实验测得的过剩吸附量,不依赖于绝对吸附量的确定。首次通过实验测量揭示了气体在中孔吸附剂上的等温线跨越临界温度由Ⅳ型转化为I型这一现象。二氧化碳在SG1上亚临界温度的吸附机理经历了单分子层、多分子层、毛细凝聚等三个阶段;临界温度附近的吸附机理低压下为单分子层,高压下转变为多分子层;远离临界温度时吸附机理仅为单分子层。对比二氧化碳在SG1、SG2上临界温度附近的吸附行为可以发现:孔径越大吸附相的层数越多,吸附相体积、绝对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吸附相性质的上述变化规律是由近临界区流体的特殊性质以及吸附剂的孔结构共同决定的。受Dubinin-Polanyi理论以及等温线线形化方法的启发,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规范化等温线(GAI)的预测吸附平衡数据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气固作用势能的理论计算和尽可能少的实验测量成功地预测二氧化碳、氢气、甲烷在不同种类的活性炭上100k的温度范围内,压力小于2Mpa的吸附数据。
其他文献
本实验用不同溶剂提取菘蓝根中靛蓝和靛玉红,用HPLC法测定出各提取液中靛蓝与靛玉红的含量,从中得出能提取出最多靛蓝和靛玉红的溶剂,同时分析在同种溶剂情况下靛蓝与靛玉红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还可以陶冶人的心灵。使人获得美的感
从薄板的振动方程出发,利用平面波展开法,给出了无限周期结构的二维声子晶体薄板的振动能带结构。发现二维声子晶体薄板存在振动带隙。但是与二维声子晶体叫模态的能带结构有区
18世纪,人们首次发现了天然的沸石,从那时起,人们对多孔材料的研究逐渐深入。特别是20世纪中叶,随着人工沸石的成功合成,大大推动了分子筛的应用与产业发展。沸石分子筛(孔径
本文报导用GC法对品质优良的“801”留兰香精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共鉴出44个组分,占组分总量的998%。其主要组分是L—香芹酮(692%)。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隧道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高、断面尺寸大,工程所处环境恶劣,抗裂性能要求水平高,防裂难度大等特点。为保证人工岛隧道混凝土结构的低渗透、高抗裂以
在中国入世谈判中,一些WTO成员担心,我国入世后出口产品的快速增长会对其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造成冲击和损害,因此,我国承诺了"特保条款"。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分析相结合,介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个体小规模、分散式的生产方式以及信息不对称的经营环境,导致了我国农户在农产品供应体系中的弱势地位,政府通常采用保护价收购和价格补贴等行政干预手段保护农民利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