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激酶的折叠及其部分结构的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bang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氨酸激酶(ATP:N-精氨酸磷酸转移酶 EC 2.7.3.3)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它是参与细胞代谢的磷酸激酶。以来源中国对虾的精氨酸激酶(40 kDa)为模式蛋白,研究蛋白质的折叠机制及其部分结构特征。利用内源荧光、ANS 荧光、远紫外—圆二色光谱、分子筛排阻层析以及酶活力测定等手段研究脲变性的精氨酸激酶在折叠过程中的平衡态中间体。第一个中间体(Ι)存在于脲溶液为 2.4— 3.0 M的浓度范围中;第二个中间体(N’)存在于脲溶液为 0.4—0.8 M的浓度范围内。折叠动力学的结果表明:脲变性的精氨酸激酶的折叠呈典型的两相动力学过程。在精氨酸激酶去折叠的过程中,发生了脯氨酰异构现象,脯氨酰异构可能是折叠的限速步骤。上述结果表明:在脲变性的精氨酸激酶的折叠过程中,至少含有两个平衡态折叠中间体。根据上述研究结果, 提出了一个可能的精氨酸激酶折叠机制。胍变性的精氨酸激酶的复性率低且具有对蛋白浓度的依赖性。在低浓度下(=100 mM), 非离子去垢剂 Triton X-100 , Tween 20 不仅有效阻止聚沉而且可以帮助变性精氨酸激酶复性并可以溶解部分聚沉物,而这些被溶解的聚沉物再折叠成天然状态从而导致酶活性恢复的提高。动力学的结果表明:依赖于去垢剂存在一个诱导相,而聚沉的自复活不存在这个诱导相。在折叠过程中,表观活性的恢复与去垢剂分子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基于上述的研究结果,提出一个可能的折叠机制。利用底物反应的动力学理论研究 5,5’ -二硫二(2-氮苯甲酸)修饰的精氨酸激酶被二硫基苏糖醇还原的过程。结果暗示:该半胱氨酸可能处在精氨酸激酶两个结构域之间的绞链区。精氨酸激酶上可反应性半胱氨酸可能不仅参与底物过渡态的结合,还参与了其后酶构象的变化。氧化型的二硫基苏糖醇可以导致酶的构象变化。过渡态复合物可以诱导还原型、氧化酶型的精氨酸激酶的构象变化。分子筛排阻层析和 SDS-PAGE 凝胶电泳的结果显示:在氧化型二硫苏糖醇溶液中,蛋白分子之间没有形成二硫键。
其他文献
地票是一种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购得地票的单位在城市近郊通过征地的方式将建设用地指标落地,避开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入市的法律限制,利用市场化的方式,从体制内探
热改性木材因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腐性和美观的颜色而被广泛应用于户外环境,如用作园林景观和装饰建筑等。然而,木材易受光照、水分、氧气等外界因素影响发生光降解,其
南岭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钨锡铅锌矿产地,在泥盆系台地碳酸盐岩中发育着一批与岩浆成矿作用无明显联系的铅锌矿床。其成因与成矿规律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凡口、泗顶
目的:观察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奠定技术基础。方法:实验于2005-12在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实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板块。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借助"微课"能够有效地突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性与封闭性。本文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3的教学分析了小学作
蛋白质是一类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在生命活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从全局的角度去研究蛋白质结构、演化或蛋白质中的关键残基等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将蛋白质分子转化成以氨基酸为结
混凝土破坏准则是混凝土材料和结构安全评价的重要判别手段。大坝混凝土承受长期复杂的结构应力、温度约束应力以及徐变松弛的耦合作用,传统的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及最大能量
泛函分析是19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匈牙利数学家里斯是这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他也是希尔伯特对积分方程工作的直接继承者之一。里斯在泛函分析这门学科早期发展中
本文主要讨论光纤到户(FTTH)传输系统的光分配网(ODN)工程设计规范编制中相关的问题,例如:如何处理接入网与光分配网(ODN)的关系,以及由此引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析影响PON系统传
<正>重庆南岸区天主教慈母堂,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建成于1913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旧时名为『慈母山大修院』,主要用于培养天主教的神职人员,累计培养的学生达35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