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偏头痛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病及疑难病。该病病因复杂,发病机理不完全清楚。因其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患者就医时常苦不堪言。西方医学对其病因、发病机制认识尚未统一,目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阐释:血管学说、神经功能异常学说、神经递质学说、血液流变学说等。对于偏头痛急性期的治疗,西医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单一止痛药。往往只能临时缓解疼痛,长期服用疗效不确定,容易产生依赖性,且副作用大。中医学对偏头痛的研究历史悠久,通过辩证论治,在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本文首先通过查阅知网、维普等中文数据库近十年中西医药治疗偏头痛的文章,对偏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该病中医药研究探讨较多,对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论述角度也较为广泛,总结而言,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分型论治,分别从肝、从风、从痰、从瘀、从虚论治。本课题组对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用传统医学络病理论解释偏头痛的病机,善用通络止痛法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是课题组总结长期以来的临床经验,并结合络病理论,以依据通络止痛法形成的中药与西药西比灵对照进行临床观察。目的:通过对以“辩证结合通络止痛法”为理论指导形成的中药“芎芷镇痛颗粒”服用后12小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止痛程度进行评分,具体内容包括发作次数及当次发作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的变化进行评价。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单盲研究原则。将收集到的中医辩证为脉络阻滞型的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芎芷镇痛颗粒并随症加减,每日1包,一日分服2次。对照组:西比灵胶囊5mg,口服,每晚一次。两组均连续服药14天为1个疗程。所有病例均随访1个月(30天)。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评价与患者自评同时对疼痛进行打分,研究者对患者服药后12小时~第14天的疼痛程度,及当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1、两组偏头痛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虽然两组患者治疗第12小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头痛消失情况的差别无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患者治疗第30天头痛评分统计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头痛评分较对照组少。2、试验过程中,两组患者在观察过程中均未出现明确的不良事件,说明治疗组及西比灵均为安全。结论:运用以通络止痛法为治疗大法的芎芷镇痛颗粒治疗偏头痛脉络阻滞证是有效、安全的,且认为中药芎芷镇痛颗粒治疗偏头痛的远期疗效优于西药西比灵,从中医药领域探索及寻求更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和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