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以均三嗪类化合物中备受关注的三聚氰胺为研究对象,合成了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其毒性之间的关系,具体内容摘要如下:1.首次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三聚氰胺为模板分子,并结合三聚氰胺本身的结构和性质,对功能单体进行了选择,确定了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的用量比。在此基础上,合成了对三聚氰胺具有较好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与化学组成相同的相应非印迹聚合物相比,制备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与模板分子之间存在三类结合位点,三个结合位点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6μg/mg、4.45μg/mg和6.05μg/mg。2.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 MEDV)表征了包括三聚氰胺在内的34种均三嗪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建立了该类化合物与大鼠口服半数致死量(-1gLD50)的定量结构-毒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Toxicity Relationship,QSTR)模型,同时采用内外双重验证法分析和验证所建模型,建模计算值和留一法交互检验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RLoo分别为0.909和0.813。并用该模型预测三聚氰胺和西玛津的毒性,预测值/实验值分别为-3.52/-3.51和-3.20/-3.70。用同样的方法建立了该类化合物结构与其发光菌和大型蚤毒性的QSTR模型,建模计算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0和0.952,留一法交互检验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LOO分别为0.917和0.921,并进一步阐述了结构与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嗪环上π电子离域程度减小有利于毒性增加,侧链N上取代基数目增加,化合物毒性减小。表明,用MEDV表征该类分子的结构信息较好,所建QSTR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为进一步预测该类化合物的毒性、药物分子设计及食品安全性预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