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是指检察机关根据法律授权,对侵害或可能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代表国家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的活动。有关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在国外早已开展,而我国法律对此并无明确规定。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只有“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相关主体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条件的限制性规定,不仅使侵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事实行为等被实际排除在司法救济之外,而且,当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时,一般公民个人和社会团体、有关国家机关又因与该具体行政行为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无权提起诉讼。实际上,现行《行政诉讼法》从根本上排除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行政行为侵犯时予以司法救济的可能。另一方面,根据宪法规定,我国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负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责,但由于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检察机关有提起和参与行政诉讼的权力,使检察机关不能通过行政诉讼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的职能作用。然而,目前因行政权违法行使,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遭受巨大损失的事实常有发生,现实中存在的大量违法行政行为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迫切需要通过立法途径突破现有的法律规定,拓宽行政诉讼范围,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同时,赋予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职权。本文从分析行政公益诉讼的基本理论着手,通过对各国检察机关参与行政公益诉讼的比较研究,考察了我国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分析了现阶段其他主体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局限性,提出由检察机关作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主要主体,对行政主体的违法行政行为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对审判活动具有监督职能的基本构想,并对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职权、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和程序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希冀对我国建立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研究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