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一大鼠心脏骤停模型建立与观察目的建立模拟临床心脏骤停复苏后再灌注损伤的大鼠心脏骤停模型。方法通过夹闭大鼠腹主动脉后再开放,模拟临床上DCD供体捐献前出现过心脏骤停并且复苏的情况。夹闭腹主动脉使胸腔以下循环停止,再开放造成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设立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探究夹闭对大鼠肝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在夹闭腹主动脉前、夹后0min、夹后2min、夹后4min、开放0min、开放5min的平均动脉压为18.5±1.2k Pa、0±0 k Pa、0±0 k Pa、0±0 k Pa、17.9±1.1 k Pa、18.0±1.0 k Pa;Pa O2分别为129.0.±7.05 mm Hg、130.08±5.86mm Hg、20.44±2.65 mm Hg、9.96±2.42 mm Hg、46.41±1.76 mm Hg、129.92±6.98 mm Hg;Pa CO2分别为41.51±4.18 mm Hg、40.89±2.75 mm Hg、69.89±3.13 mm Hg、83.65±3.04 mm Hg、78.43±2.94 mm Hg、43.89±3.78 mm Hg。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测得平均动脉夹分别为:18.6±0.9 k Pa、18.5±1.4 k Pa、18.1±1.0 k Pa、18.3±1.1 k Pa、18.8±0.7 k Pa、18.7±1.1 k Pa;Pa O2分别为129.97±7.41mm Hg、125.82±6.09 mm Hg、129.80±6.53 mm Hg、131.73±6.89 mm Hg、130.54±6.86 mm Hg、128.32±6.23 mm Hg;Pa CO2分别为42.89±2.06 mm Hg、43.20±2.05 mm Hg、42.75±2.51 mm Hg、41.37±2.36 mm Hg、41.89±3.4mm Hg、41.59±4.03 mm Hg。夹闭后实验组大鼠的平均动脉血压即刻降为0±0 k Pa,明显低于对照组18.5±1.4 k Pa(P<0.05)。开放后实验组平均动脉压恢复正常17.9±1.1 k Pa,与对照组18.8±0.7 k Pa无差异(P>0.05)。Pa O2在夹闭后逐步降低,实验组开放后5min恢复正常129.92±6.98 mm Hg,与对照组128.32±6.23 mm Hg无差异(P>0.05)。Pa CO2在夹闭后逐步升高,腹主动脉开放后5min恢复正常43.89±3.78 mm Hg,与对照组41.59±4.03 mm Hg无差异(P>0.05)。结论建立的大鼠心脏骤停模型稳定、可靠、重复性强。实验二心搏骤停复苏后不同时间大鼠供肝质量的评估目的评估心搏骤停复苏后不同时间对大鼠DCD供肝质量。方法依据实验一建立的心搏骤停模型,依据不同的再灌注时间,将大鼠分组为:A组:再灌注0h、B组:再灌注1h、C组:再灌注3h、D组:再灌注6h、E组:再灌注9h、F组:再灌注12h、G组:再灌注24h。按改良Kamada法的DCD肝移植模型进行肝移植。各组于移植前检测供肝常规病理,移植前谷丙转氨酶、移植后1、3、5、7天检测谷丙转氨酶;并计算各组大鼠移植后的存活率。结果1.腹主动脉夹闭后,D组转氨酶达到高峰127.7±29.0U/L,此后出现下降,E组、F组、G组谷丙转氨酶分别为78.3±9.3 U/L、63.3±4.9 U/L、57.2±6.3 U/L,A、B、C、G组分别为50.8±6.5 U/L、49.2±7.2 U/L、62.7±8.8 U/L、57.2±6.3 U/L转氨酶与正常组46.0±5.5U/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显示,A组仅中央静脉淤血;B组中性粒细胞开始浸润,成巢状;C组肝窦出现扩张;D组肝细胞出现了较严重的气球样变,同时肝窦扩张,中央静脉淤血;E组细胞水肿较D组减轻;F组细胞水肿比例进一步降低;G组细胞形态接近正常肝组织。2.移植术后1、3、5、7天转氨酶分别为:A组(436.1±73.3 U/L、460.9±81.8 U/L、175.2±37.1 U/L、71.9±16.7 U/L)、B组(443.4±93.8 U/L、429.8±81.7 U/L、174.2±49.0、81.8±20.8 U/L)、C组(581.1±227.1 U/L、565.6±232.6 U/L、227.2±109.2 U/L、101.1±42.7 U/L)、D组(1683.3±390.9 U/L、1680.9±261.5 U/L、1114.7±208.9 U/L、474.6±112.9 U/L)、E组(996.7±213.9 U/L、722.0±162.9 U/L、561.5±114.1 U/L、246.2±56.0 U/L)、F组(961.0±295.9 U/L、721.9±200.0 U/L、288.5±56.4 U/L、121.4±30.1 U/L)G组(436.1±73.3 U/L、485.1±81.0 U/L、205.8±65.9U/L、77.2±21.3 U/L)。移植术后1、3、5、7天生存率分别为:A组(100%、100%、100%、100%)、B组(100%、100%、100%、90%)、C组(100%、90%、90%、90%)、D组(50%、40%、40%、40%)、E组(80%、70%、70%、70%)、F组(90%、90%、90%、90%)、G组(100%、100%、100%、100%)。A、B、C、G组间转氨酶无差异(P>0.05)。D、E、F组转氨酶高于其他组(P<0.05)。D组移植术后转氨酶值最高与E、F组比较有差异(P<0.05),F组术后1、3天转氨酶与E组无统计学差异,但术后5、7天转氨酶低于E组(P<0.05),且F组术后生存率较E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F、G组间各种大鼠存活率的比较没有明显差别(P>0.05)。D、E组大鼠存活率出现下降,与其他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较E组术后存活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心搏骤停复苏后再灌注6小时,缺血再灌注损伤达到高峰,提示不适宜在此时间点进行供肝获取。2.心搏骤停复苏后再灌注6小时至24小时,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逐渐减轻。